小城市“三特”进城 产业发展助力培育之路
浙江小城市培育成果展由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指导,浙报传媒主办,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和嘉凯城集团承办。今天的第二次座谈会有龙港镇等11个小城市参加。
小城市培育侧重点不同
你经济发达我环境优美
浙江小城市培育从2010年开始已经迈入第二轮的新一年。座谈会上,经济较为发达的龙港镇和仅有一桥之隔的鳌江镇作为兄弟乡镇作了发言交流。
农民之城龙港镇以不断发展的经济实力,为小城市培育奠定良好基础,人民群众开始在龙港镇过起城市般的生活。同样,鳌江镇固定资产投资从2010年的16.5亿增加至2014年的80.6亿,今年还继续朝着100亿的目标前进。万达、银泰等商贸中心的相继建立,让鳌江人民在家门口过上城市生活。在教育方面,鳌江还吸引了来自文成、泰顺等地学生的入学。
同是温州地区的泰顺罗阳镇,虽然经济实力目前不是很强,但优秀的山水资源绝对是值得自豪的。罗阳镇是温州700万人口的大水缸,对温州人民负责,因此在维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丝毫不敢放松。
小城故事多
找准切入点做好大文章
“架在一根木头上的小城市,”这是衢州江山贺村镇党委书记张志军对贺村的诠释。贺村的木材行业是从最开始的储木场发展起来的。经过时间的推移和贺村人的努力,现在木材事业越来越好。张志军说:“贺村的故事不用太多,一根木头就能讲述贺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里面大有文章,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就能将贺村的故事说得深动形象。”
的确如此。浙报传媒副总经理、浙江在线总经理李仁国对张志军的观点深表赞同,并要求记者重视此项内容,做好深入挖掘工作。
“两美浙江 小城故事”是浙江小城市培育成果展的一项内容之一。参展小城市根据自身特色,选择3-5个典型故事,系统性、连续性地讲述专属乡镇自己的故事。
产业犹如伞柄 撑起小城培育的大伞面
“一个城市的良好循环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也能加快人口集聚。”苏州科赛集团顾问卢水生专家的说法得到了与会小城市代表的认同。
中国眼镜名城——杜桥,就用一副眼镜撑起了一座城市的繁华。森林泽国作为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开始的点,通过改革也走出了泽国小城市的发展路子。
卢水生专家说:“小城市的概念除了人口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外,也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这样小城市才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