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荷三小四年级学生试行长课 蔬果大棚成首个课堂

14.11.2014  11:29

    如果一个蔬果大棚、一块农田、一场篝火晚会就是一堂综合课,学校将会怎样融合各学科知识?昨天上午,采荷三小280多名四年级学生走进萧山某国防教育基地的蔬果大棚,上起了为期3天的综合课。

    这是采荷三小推出的长课,涵盖了数学、语文、科学、英语等多门学科。“综合课程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校长黄升昊早在上个学期就已经开始酝酿这个计划。

     大棚的课

    上得很“生活

    长课包含什么内容、由谁来上、老师们该怎么上?

    昨天上午,记者看到四(1)班几个男生正拿着软尺,在一个西红柿大棚外比划。“大棚宽7米、长49米。”数学老师陈老师示意负责记录的学生用双脚丈量一下长度,其中一个男生马上站到起点处,把其中一只脚的脚跟顶在另外一只脚的脚尖,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结果差不多走了30步多一点。“也就是说我的脚板差不多有20几厘米喽。下次我种青菜控制间距就也可以用脚在泥土上踩一脚。”男生有些得意,朝记者“”了一声要求保密,据说这可是他爷爷传授的秘诀,他觉得等会种青菜比赛中能帮到自己。

    “高该怎么算?”突然人群中有人高喊,原来拿着软尺的男生个头不高,努力伸开手臂,软尺距离大棚的上沿还是有很大的距离。陈老师没有急着上手帮忙,而是让他们记下自己能够到的最高度,然后用目测的形式估算测量的高度与大棚高度的比例。“我们的孩子不知道10米有多长、不知道跑道的长度、甚至没有一分钟的概念,但这些生活常识也都是数学。”陈老师的前期备课中,将大棚面积的估算、条形统计图的设计以及对数字的概念都纳入了这堂课中,这些知识在四年下册以及六年级的课本中都有涉及。

    当然,这并不可仅仅是数学课,因为同行的还有科学、体育、语文、美术等多门学科的老师。英语老师不时地提醒学生说一些单词、美术老师指导植物的色彩和形态,科学老师陈初阳在学生进入大棚后细心地提醒学生感受温度的变化,每个大棚的室内温度并不一样,因为所种植的植物对气温的需求不同。

    这样的课堂很受学生喜欢。四(1)班厉晨欣记忆最深的是科学知识可以应用在生活中,“我们学校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都有用到,我还知道了西红柿的根茎是怎样的。”其中一个大棚采用了新科技,应用了水栽西红柿的技术,让所有学生都大开了眼界。

     3小时的长课

    内容丰富学得多

    其实采荷三小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6年,前4年坚持每周四下午不上课,带全体学生参加了校外某活动中心52门选修课;后2年,学校在保留周四下午选修课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天不上课的下午,定在周三。

    本学期,学校针对四-六年级的学科进行整合,设置了长课。长课时间周期一般为3-5天,内容各有侧重,四年级以农业学习为主、五年级则以军事知识为主、六年级则涉及综合社会调研的内容。

    “目前小学每个学生在校需要完成10多门学科的学习,学科又各自有其细化的章节。”校长黄升昊说,只有将这些学科重合的章节找出来并进行整合,这样开设的长课才有意义。昨天上午的课堂主要设在基地的大棚和农田上面,差不多有3个小时时间,不过学校和各学科老师却用了将近3个星期的时间做前期准备。

    为了将这堂课上好,学校每次做基地考察时,都把大队部以及班主任、学科老师带上。“当学生接触到植物,语文学科可以结合什么内容、科学和数学学科都能延伸出什么来,这些都需要所有学科老师讨论。”黄升昊说光是年级全员教师讨论会议就开了5次。

    从下学期开始,学校将把长课推行至五、六年级。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贞颖 文/摄        编辑: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