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卫融进城市发展血脉

02.06.2017  21:21

  在10年创卫历程中,永康一直把“持久创卫、和谐创卫、民本创卫、系统创卫”的创建理念贯穿其中,摈弃为拿牌子,不顾实际、一哄而上的“热情创卫、突击创卫”思想,遵循“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创建原则,精准发力,把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实现创卫目标有机结合,逐年逐项突破创卫重点难点;标本兼治,把集中整治的治标行动与长效管理的治本巩固相结合,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开拓创新,把创卫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推进,逐步形成了全市齐动手、创卫一盘棋的思想共识。

  10年创卫风雨兼程,永康解决了很多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老大难”和“脏乱差”问题。在这段艰辛的汗水与喜悦的泪水交织征途中,他们收获很多,感悟颇深。

  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是前提。只有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力亲为,才能指明工作方向,才能激励全市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创卫;

  科学创建以人为本是关键。只有始终把解决城乡居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创建与城乡居民对环境、健康、安全的新期望相融合,才能让城乡居民在共享成果中不断增强创建意识;

  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是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宣传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凝聚创卫共识,树立大卫生观念,才能取得根本性的创建成效;

  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是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才能让创卫在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落地生根;

  形象提升城市发展是硕果。只有让创卫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配套,紧跟城市发展步伐,才能使创卫不落后、不脱节,融进城市血脉。

精细管理营造精致环境——打造优雅宜居城市

  马路干净了,早市夜市规范了,垃圾站点整洁了,以往的门店和流动摊贩不再占道经营了,城区越来越干净漂亮了……城市环境的好坏,老百姓最关注、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群众生活幸福的载体。永康创卫不忘初心,大干快干:

  全面提升市场秩序,重拳出击实施集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投入资金8000万元,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5家,创建省级示范农贸市场9家、省放心市场2家,以前到处是污水、菜叶子,到处乱搭台子的落后市场,转变成了地面干净清爽、桌台整齐规范的“超市型”新市场。全面提升交通秩序,深入实施“治陋习、纠违法、保畅通”行动,严查严处乱停放、圈占车位、占道经营等严重影响道路畅通的交通违法行为;同时不断健全交通路网系统,新增专用停车位3005个,实施停车收费试点,有效缓解了停车难、行车难问题。全面实施市民文明卫生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垃圾不落地,永康更美丽”“牛皮癣整治”等专项行动,有效改善了市民生活习惯,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面貌。

  永康是一个从集镇发展而来的新型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城中村和城郊接合部环境卫生问题一直是创国卫的重点、焦点。创卫需要苦干,更需要智慧。

  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统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围绕“四有四无”目标开展大范围、常态性的卫生整治,永康形成了“党员干部先动手、村民群众跟着走,同心协力啃骨头”的工作局面,清理垃圾13万余吨,拆除乱搭乱建2万多处,清理乱堆乱放1万多处,补植绿化3.5万多平方米,城市居住环境为之焕然一新。

  在外工作多年的小胡回永康探亲,与朋友到巴黎商街吃饭的时候,发现以前脏乱差的小巷已经焕然一新。这不是小胡一个人的感受,而是一座城市的改观。

  永康出台《市区“六小”服务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发放倡议书7000多份、整治规范、办证指南6000余份,明确整治时间节点和职责分工,实行“一日一报告、一周一通报”的工作模式——以铁军的精神,永康规范提升2186家,关停766家,立案查处15家!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把永康当家,把工作当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创卫当中,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永康的创卫决心由表及里。

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近日,市民吕女士像往常一样,沿着九铃路、永康江岸散步健身。每每路过九铃路与紫微路交叉口时,她总忍不住对路边高大、新颖的“匠心永康”绿化雕塑多看几眼。“短短几天,这座雕塑已长满了绿化植物,为这片繁华的马路提升了不少档次。”吕女士说。

  “街角小品,生活有品!”在永康市芝英镇调研街角小品建设的省委领导说,这8个字可以成为永康街角小品建设的“广告语”。

  2016年,从浙江省林业厅传来捷报,永康市五金大道(永康市入城口道路)荣获“浙江十大最美入城大道”。“五金大道”的通道绿化是永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有效提升“两路两侧”“四边”区域绿化水平,努力打造“两美”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浙江”而开展的一项民生工程。

  永康市在建设街角小品中,以“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创建为载体,念好“拆治建”三字经,以“拆”开路腾出空间,以“治”为基打好底色,以“建”为要提升品位,进一步更新了永康的城市整体形象,可谓“品品有特色,一路皆风景!”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了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永康的街角小品建设秉承精品理念,拒绝千篇一律、粗制滥造,不贪大求洋,不大改大拆大建,将自然、人文、绿色融合汇聚,达到精致、精妙、精彩的效果;按照“一街一景、一村一韵、一企一品”的建设理念,根据地域特点、产业发展等条件,对建设风格、风情、风貌进行个性化引导,多角度、多方向、多渠道建设以乡土、乡情、乡愁为主题的景观,确保每个街角小品都有各自的特色;同时,注重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保留原始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存,挖掘家规家训优良传统文化,使乡村文化成为街角小品的底蕴支撑,更好地留住乡魂。

  2016年以来,永康市坚持水岸同治,提出了“街角小品”建设,整合10亿元资金,启动建设项目5650个。截至2016年已建成街角小品5650个,今年还要再建5000个。

  李溪是永康境内重要河流,干流总长度31公里,两岸风光旖旎,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溪边饮马,留下动人佳话。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乱扔乱放垃圾、乱垦乱种庄稼、乱挖乱取河滩,以及污水多、作物多、砂石多等“三乱三多”,令李溪灰头土脸、光彩不在。

  这两年,该市投入1900多万元资金,在李溪流域强化河道功能、改造坡岸生态、挖掘李溪文化,结合街角小品建设,着力构建生态屏障,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依托李溪优越的自然资源,永康市因势利导推动旅游发展,大做“水文章”,做大“水经济”。去年以来,李溪两岸特色餐饮服务、民宿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家乐和特色小吃成为农民创收新途径,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群众端上“环境饭”,实现增收致富。

  街角小品不仅大大提升了永康城乡“颜值”,还引爆了“美丽经济”,带来了“真金白银”,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永康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02.2万人次,同比增长70.69%,旅游总收入达109.51亿元,同比增长94.19%,主要指标在金华各县市名列前茅。

  看得见的风景,看不见的空气。自2015年10月1日零时起,永康市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在全域全年实施禁止销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全年实施烟花爆竹“双禁”的县市。“今天又是一个‘永康蓝’。”永康市民时不时在微信朋友圈晒一张永康蓝天白云的照片,背后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  创卫剪影

  ●2016年4月。永康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创国卫”誓师动员令,部署“十个全面”行动,全面吹响“创国卫”战斗号角。坚决朝着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居环境更佳的目标,强力推进、奋勇前进、高歌猛进。

  ●2016年10月。随着“创国卫”深入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方式已从向住户宣传转向出租户宣传。据了解,从“创国卫”开始,永康城区各村里的党员干部便抢抓时间、真抓实干,对乱堆乱放问题反复抓、抓反复。

  ●2016年11月。“创国卫”以来,无论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街道里弄,随处都能看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为了确保路面的干净整洁、街容街貌的井然有序,该局全体工作人员都已出动,走上街头,劝导出店经营,打扫路面垃圾,搬离乱堆杂物,拆除破损广告……

  ●2017年2月。永康出现一群身穿红色马甲、戴红袖章的“创卫监督员”,他们走街串巷,为永康创卫工作“挑刺”。走近一看,只见红色马甲上“创国卫、除陋习,人大代表在行动”的字样格外显眼。原来,这是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创国卫人大代表在行动”交叉检查活动现场。

  ●2017年4月。市纪委、督考办和创建办曾有过4天就编发7期督导报告的纪录。7期报告披露问题66个,还有临时或现场交办的问题58个,以督办单的形式,敦促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一方面是督办,另一方面,此举也让创卫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