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坚持“四个导向” 推进制度创新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09.11.2015  11:25

  “自贸区建设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开放进一步倒逼改革。”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7日上午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专题培训班作报告,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这一主题与大家深入交流。杨雄说,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新要求,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坚持市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放导向、坚持创新导向,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简政放权、投资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深入探索,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努力把上海自贸区建成开放度最高的自贸区,并在浦东新区率先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的一级地方政府服务管理新模式。 
  “自贸试验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开放的高地;自贸区建设不是搞开发区争取优惠政策,而是要形成一套适应改革开放要求和投资贸易需要的新的制度体系。”杨雄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新变化,在上海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上海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营商环境和体制机制已难以适应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要求。要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形成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自贸试验区建设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基本要求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绝不是上海小打小闹、自娱自乐,而是要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服务。”
  “扩区之后,我们仍要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进一步加快自贸区建设。”杨雄指出,自贸区制度创新要坚持市场导向,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组织分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层出不穷,传统管理模式与产业发展趋势格格不入。“如果墨守成规,抱着传统管理模式不放,很多新生事物就发展不起来,我们就会落后。”要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探索形成适应“四新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府服务管理模式。要坚持开放导向,经济管理体制要适应大开放的格局,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重组,产生新的价值。要坚持创新导向,制度创新安排能否鼓励创新、适应创新,也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视野要宽,要从支持创新、支持新生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作决策。
  “改革越是深入,任务越是繁重。”杨雄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一直以来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推进投资便利化,紧紧抓住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通过推行审批手册和办事指南等,提高行政透明度,消除自由裁量权。在投资管理制度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方面探索形成一整套制度安排。要推进贸易便利化,敢于自我革命,建设与国际规则接轨、具有上海口岸特色、业务覆盖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对口岸贸易监管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实现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要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取消审批不等于取消监管,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等六项基础性制度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监管理念、措施,完善制度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