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阳明遗址

22.03.2015  15:18

  初春,樱花盛开。记者驱车前往柯桥区兰亭镇寻访王阳明墓。王阳明墓与书法圣地兰亭相去不远,知名度却不可同日而语。

  车载导航寻找王阳明墓,未果,只好下车询问村人。

  “王阳明路?没有咯。”当地一村人说。

  “是王阳明墓,不是路,王阳明是明代大思想家。”记者再三说明,这位村人依然一脸茫然。

  后来一位从兰亭镇政府出来的女士,倒是指明了方向。

  车至兰亭花街村一岔路口,只见有块硕大的“仙暇山庄”的广告,广告底部写有一行小字“王阳明墓”,循着这一广告指示,记者找到了仙暇山庄。王阳明墓就在写有“仙暇山庄”字样的大门里。

  入门,北侧是花街村村委办公楼,瓷砖外墙,看上去崭新,南侧是厂房。汽车横七竖八地停满了过道。

  再往里走,远远地望见有石砌台阶通往“王阳明先生之墓”。

  这是王阳明生前亲择的墓地,墓冢呈圆形,掩映在群山中,数十棵参天古松环墓侍立,春风拂来,鸟儿啁啾。祭桌上,放置有一株绿色植物。

  “经常有日本人、韩国人远道而来寻访阳明之墓,当然也有国内游客。”兰亭镇花街村村支书高国良说。

  据悉,王阳明墓在抗战中遭到日军轰炸,1989年经由地方政府拨款和日本友人捐款得以重建。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位日本友人冈田武彦。

  冈田武彦是国际阳明学大师、儒学泰斗。27年前,他前往王阳明墓探访,但见这里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冈田武彦心情沉重,他对陪同的浙江省社科联有关人士流露出欲资助修复阳明墓的意向……回国后,他即募集资金300万日元,作资助修复王阳明墓之用。

  “大概两周前,镇里通知我们,王阳明墓周边要建设阳明文化园,我们村委和厂房都要搬迁了……”高国良告诉记者,阳明文化园建设还列入2015年柯桥区的民生实事工程。

  柯桥区启动保护和传承王阳明遗迹工程,无论如何是件大好事。因为修复遗迹,总比糟蹋遗迹是一大进步。

  绍兴市政协委员赵秀芳建议,王阳明墓区周围要启动建设阳明文化园,能否恢复墓区“兜水鲜虾”的风水格局。

  王阳明墓坐北朝南,北有鲜虾山为靠,山南麓有洪溪缠绕山脚,前方有大岗山回顾对景。此地水缠玄武,水聚明堂,当地村民称该风水格局为“兜水鲜虾”,取鲜虾遇水,生机蓬勃之意。

  而今,王阳明墓的入口处已为兰亭花街村委办公楼以及厂房、原兰亭分中教学楼所包围,割裂了王阳明墓与兰亭江(洪溪)、大岗山之间的呼应关系。

  因此,赵秀芳建议拆除这些建筑,恢复王阳明墓地的“兜水鲜虾”风水格局;其次是王阳明墓本身最好恢复重建刻有乾隆御赐的“名世真才”四柱冲天式石牌坊,恢复由湛甘泉撰写的《阳明先生墓志铭》和朱珪等撰写的《王文成公墓碣》等,以保持王阳明先生之墓的古韵。

  阳明洞天:

  被“安麓酒店”挡在门外

  宛委山,幽深清静,山径盘回,溪涧迂曲。山上有一块巨石,名叫飞来石,中有裂隙,过往的登山客未必会多瞧它一眼。但是,这块巨石却能让海内外阳明学的研究者激动不已。因为这里被道教称作“阳明洞天”,王阳明早年读书结庐之地,他的“阳明”之号就由此而来。

  张炎兴是绍兴文理学院教授,醉心于王阳明研究。许多次,阳明学研究者来绍兴,提出想参观阳明洞天。张炎兴兴致很高地带着他们去,却被位于宛委山的安麓酒店挡在门外。

  “我每次都跟安麓酒店的门卫求情,麻烦给开下门,让我们进去参观阳明洞天,不信你点一下人头数,现在几个,出来还是几个……”张炎兴说,三四年前,安麓酒店开工兴建,通往阳明洞天一条最便捷的通道便有了门卫把守,出入都需经得门卫同意。

  初春上午,记者探访阳明洞天,果其然,过了樱花林,便是铁门把守。

  记者央求门卫师傅能够让进去看一下阳明洞天,他嘟囔着一句“来的人挺多,都是看这个的”就开了门。

  进了尚未开业的这家白金五星级酒店,里面自然没有阳明洞天的任何标识。记者只好电话向张教授问路,在张教授的指点下,记者沿着台阶,终于在山腰处找到了阳明洞天。这里就是青年王阳明筑室读书的地方!

  阳明洞天,山风岚气、清泉白水,苔痕上阶绿,与它日日相伴的只有浙江省文保单位唐贺知章《龙瑞宫诗》摩崖刻石,由于刻石上曾有人涂鸦,现在文保部门在此筑起了铁栏栅。在巨石上面,一处宋人石刻依稀可见“阳明洞天”四字。

  对此,张炎兴认为,修缮与保护绍兴王阳明遗址,千万不能漏了阳明洞天的保护与开发,尤其是要复原已经湮灭的历史原貌,让它再现于世。

  “阳明洞天区域保护可以围绕两个核心内容展开,一是集阳明洞天、禹穴于一身的飞来石;二是位于阳明洞天谷口、现樱花林内的射的潭。”张炎兴建议要妥善保护飞来石和葛仙翁井,恢复修建龙瑞宫、王阳明养生处和位于樱花林的射的潭。

  射的潭因其北有射的山而得名。射的山则因仙人射的而来。据相关文献记载,唐宋时期,每年春天都在阳明洞天的射的潭举行投龙简仪式,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元稹和白居易的诗歌唱和,以及五代吴越国时期钱鏐银投龙简的发现。

  “伯府第”前:

  那一潭死水

  王阳明祖上世居山阴,后徙当时属于绍兴府的余姚县,王阳明出生于余姚,幼年时全家又从余姚迁回山阴,居绍兴城内,死后与其父均归葬绍兴。绍兴,是王阳明一生重要的活动地。

  王阳明故居位于绍兴市区光相桥东侧西河以南,即现上大路王衙弄的“伯府第”。

  “伯府第”是正德十六年(1521)十二月,王阳明诏封新建伯后,在其父海日公状元府基础上钦赐扩建而成。

  记者沿着仅容两人经过的弯曲弄堂,寻找“伯府第”。这座曾经规模恢宏的“伯府第”早就湮灭在岁月里,只留下石砌门框以及其旁的一间半老建筑和一个饮酒亭。

  这一间半老建筑内有居民居住,门上钉有一块“王阳明故居遗址”字样,落款是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王阳明故居遗址前有一“碧霞池”,俗称“王衙池”。这是一个长方形石砌大池,长35米,宽25米,如今已成一潭混浊的死水,附近居民提着拖把、痰盂来此洗涮。

  “伯府第”后院有一座用石条砌成的观象台,这是王阳明用来占卜星象、认证天体的地方。观象台是个长方形高台,南北宽十余米,东西长二十米,形同假山,世称“王假山”。现为街道社区的文化中心。

  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一位来自绍兴的省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做好浙江阳明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建议》。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委员建议,能否把绍兴伯府修缮、重建纳入西小河历史街区建设古城保护的整体规划。首先,沿着石砌门框一线,回购包括一间半老建筑在内的民居,以进行保护性重修。其次,整治“碧霞池”,将西小河源头活水引入“碧霞池”,在“碧霞池”上重修木拱高桥型“天泉桥”,以复原王阳明与弟子“天泉证道”的场景。再次,对“观象台”上的建筑进行整修,以作为“王阳明纪念馆”开放。

  记得有新华社记者曾经报道过,阳明故地绍兴未见阳明热。其中写道:阳明学学者前来绍兴探寻“伯府第”遗址,但见府前的一方水池只是沉沉死水,学者们走开了,但当他们得知此地是王阳明“天泉证道”的所在地,忙不迭地折返回来拍照留念……

  王阳明,这位在中国历史上与孔子、孟子、程颐和朱熹齐名的明代思想家,在绍兴留下了诸多遗迹,王阳明墓、王阳明故居遗址、阳明洞天、稽山书院,等等。

  岁月转身,500年倏忽而过,阳明遗迹有的寂寥、有的破败、有的湮灭。

  今年,王阳明遗迹的修复摆上各级政府的案头。

  修复遗迹,总比任其风吹雨打是一大进步。但是,如何修复是个问题,有时候不恰当的焕然一新,也是对遗址的一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