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浙江抗战记忆·致敬老兵⑿
浙江在线9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刘永拓实习生/屈霞) 史景瑗是一位95岁的老人,他喜欢看那些打鬼子的纪录片,喜欢跟人讲战场上和日本人厮杀的故事。他祖籍山东莒南十字路镇,现生活在在杭州,抗战时是八路军115师的一名战士。
今天下午,记者来到老人家时,电视里传来一阵阵枪响,史老正在看一部讲台儿庄战役的片子。史老说,明天他就先不看这些纪录片了,要守着电视看天安门前的大阅兵,“抗战胜利70周年,这真该好好庆祝。”史老回想起那段扛枪杀鬼子的岁月,总有着说不尽的话。
日本兵屠村
去林子里拾柴逃过一劫
年纪大了,史老甚至连自己的生日也记不大清。但是1938年3月25日,仿佛刻在他的脑海里一样,几十年来一直印象深刻。
那天早晨,母亲叫史景瑗去十字路镇子东边的树林里拾些柴火,他便叫了两个同学一同去。那时候,镇上的小学已经没了先生,纷纷逃难走了。娃娃们很多都和史老一样上了几年学就没书读了,每天就帮家里干干杂活。
正当三人打闹着往东边去时,突然听到几声巨响。“是镇上土炮的声!快跑!鬼子来杀人放火了,逃命啊!”不断有从西面跑来,喊着逃命。
“当时回家肯定活不了,我们三个就在树林里一直躲到天黑。”直到镇上枪炮声已尽,史景瑗说他们才顺着巷子摸爬到家里。
史老当时大概十来岁,看到自己60多岁的父亲躺在地上,左胸前一片鲜血,是被刺刀刺伤的。父亲告诉他,鬼子们开了20多辆车过来,进城后就开始一阵扫射,全村被扫荡。“他们太残忍了。”从那时候起,史景瑗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报仇。
子弹打在他头上
一半打进脑袋一半留在外面
史老的头顶偏右那里有一道约3厘米长的伤疤,这是弹壳拔出后留下的,记录着那一场在高粱地里的战斗。
年纪稍长,史老成了115师警卫团的一名战士,有一次他和两个连队200来战士经过一片高粱地。连长听到远处传来“哗啦哗啦”的声音,探头一看,一群日本兵正拨开高粱冒出来,大概有八九十人。
大家立即和鬼子正面交火。史老只记得在不断地打枪,几乎每一株高粱都染上了鲜血……日本兵落荒而逃。
“当时正高兴啊。”史老说,“突然一位战友指着我的头问我怎么有血,我往头上一摸,满脸的血。”他这才发现,自己头上中了弹,弹壳一半打进脑袋,一半留在外面。
只差那么一点,这颗子弹就会要了史老的命,这是他第二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后来,四个战士把他抬到战区医院,一位外国医生拔出弹壳,救了他。而在这片血染的高粱地里,史老儿时的玩伴也是他的战友却牺牲了。
汉奸枪口对着他脑袋
一番周旋后捡回一条命
一把手枪直指脑袋,只要扣动扳机就一命呜呼。这种电视剧里常常出现的桥段却真实地发生在史老身上。
史老在战斗中成长,后来成为115师警卫团3营3连的指导员。他记得有一次随部队驻扎在日本人的一个据点外围,埋伏了半个多月,一直没有机会下手。于是,他想着去据点对面的菜场侦查一番。他便叫上战士小杨,带上美式步枪出发了。
途中,他们在老乡家歇脚,四处查看时,一把手枪抵到了他脑袋上。“这次肯定没命了。”史老反复地说着当时必死的心情,然后站起来开始演示起剧情的大反转。
“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史老冷静下来,问道。那人说着中国话却依旧不松枪,史老猜这人可能是汉奸,于是暗暗握拳,猛地抬手,打到那人的手腕。枪响了,却是朝天鸣,枪也被甩出五步远。
他们随后扭打起来。听到枪响的战友赶来救援,寻找机会向那“汉奸”连开两枪。这是史老第三次死里逃生。
史老说,关于抗战,他还有很多很多话想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从国家到百姓,都在追忆历史,记录历史,为的是不忘教训,启示未来、现在他年纪大了,他想把这些抗战的风云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阮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