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城春树 我们常怀感恩

11.03.2018  15:43

    明天是第40个全国植树节 但杭州人植树的历史已不止千年

    3月12日,植树节。或许你不知道,今年,它来到了第40个年头。

    1979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正式将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植树节。从此,义务植树成为我国法定的全民植树活动。

    还有多少人记得,杭州人在那年,种了哪些树,它们还好吗?

    1293年前

    袁仁敬开启的“九里云松

    翻开1979年3月12日的《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全省各地掀起春季造林高潮》,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颁布后,全省人民坚决响应,积极行动……一个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已经兴起。

    再看那年3月13日的《杭州日报》头版,时间地点有了清楚记载:植树节一大早,人们来到万松岭,“经过半天劳动,种了近千株湿地松、黑松。

    如今的万松岭,松岭密布,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市园文局)凤凰山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玉皇山山头有太多树,400多棵湿地松恐怕早已淹没其中,很难找到。

    不过,种植松树,早已成为西湖山林的重要一脉,从古到今,人们都没想改变它。

    作为中国最早给西湖写诗点赞的诗人白居易,他所记载的植物种类,创下了多项“为杭州最早文史记载”,比如,“万株松树青山上”,他在《湖上夜归》中写的,就是万松岭上的松林。

    杭州有写《》的袁枚,还有种松的袁仁敬——唐代在杭州当刺史的他,如果知道1293年后,当年和老百姓一起种的松树,形成“九里云松”的景观,风景依旧,多少会感到欣慰。这是杭州植树史上的一个重要起点。

    由洪春桥达下天竺,共九里,左右各三行,每行相距八九尺。这不仅是西湖园林史上大规模人工植树造林之始,也是西湖最早的行道树,为历代西湖很多记载所称颂。那时的杭州,已经成为“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的风景城市。

    湖边一株桃

    被一个杭州人记挂五年

    《浙江日报》1989年3月12日头版新闻,标题《我省七年义务植树一亿多株》,其中有一句话:“去年(1988年)那场很难统计人数的杭州市民自发‘抗台救树’的活动中,五万株吹倒的树木被扶起了4.6万多株。”下面一则配稿,标题是《台风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去年台风中,西湖风景区近4000株有30多年树龄的柳树和法国梧桐倒伏,成千上万人自发为西湖“扶树整容”,如今将发新枝。

    前不久,为了建设杭州地铁3号线松木场站,曙光路上的行道树法国梧桐被迁走。70后杭州人宋乐天说,不知道过段时间会怎样。

    宋乐天拍过一棵树的往日与今朝,相聚与别离。其中,有一棵碧桃,曾经靠近白堤孤山路起点。它的位置,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从逸云寄庐墙角第一棵碧桃数起,2008年初它是第六棵。此后前头时有新的同伴插队进来,或者搬迁出去;排序在五六七八之间变化。2012年3月23日,它的位置是第八。

    2012年末,她发现它断了一条主臂。大概因病变而截枝。四个月后再去,残存的枝条上细枝黝黑,找不到丝毫花芽的迹象。”

    2013年4月,它的位置空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马黎 通讯员 高菲 王平 马正心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