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预防职务犯罪 打造廉洁乡镇
编者按
农村安则社会安。做好涉农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事关党的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日前举行的“乡镇长·检察长论坛”(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主办)上,富阳市富春街道、灵桥镇分别介绍了推进涉农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富春街道实施“莲蓬计划”
打造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升级版
村社便民中心登记服务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32%;创建清廉综合体的村社,同比上升491%;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村社工程项目建设量,同比增加67%;村社经营费用,同比下降40%;富阳市纪委转办交办的违纪党员线索,同比减少70%,转办交办的纪检信访件,同比减少45%……
这些数据表明,富阳富春街道以“莲蓬计划”为载体全力打造基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升级版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构筑清廉梦想、健全制度廉池、盛开特色廉花、托起星火廉子为框架的预防职务犯罪体系已基本建成。
弘扬特色清廉文化“五彩色”
富春街道从革命遗迹、宗祠寺庙、学校企业、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中发掘清廉文化因子,梳理整合为红色党团文化、黄色传统文化、蓝色校企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紫色家园文化等五大类特色清廉文化,并专门设计了“莲蓬计划”形象标志。
街道制定整体推进清廉村社建设升级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试点探索、培育典型,种好盆景、写好一村一品的“品”字;第二步,沿路沿线、串点成线,打造风景、写好一撇一捺的“人”字;第三步,统筹城乡、连线成片,形成风尚、写好清正廉洁的“廉”字。
街道设立清廉专项资金,对村社反腐倡廉工作进行评星晋级,并通过授予奖牌、书面通报、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鼓励。
实行权力阳光运行“四部曲”
富春街道结合村社权力运行实际,全面实施了以便民服务、工作例会、“三务”公开、干群对话为核心的村社权力阳光运行“四部曲”。为使这个机制真正为干部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还用“村民办事先到便民中心、村支两委召开工作例会、三务信息定期规范公开、干部群众直接对话交流”四句话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同时,出台村干部到便民中心轮流值班、村务工作者在便民大厅集中坐班、便民服务情况四级记录、村支两委阳光议事17条配套制度。
为确保“四部曲”的常长运行、阳光循环,坚持每月对各村社便民服务工作、村支两委议事决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务开放日活动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随机抽查至少各1次,并指名道姓、表格量化地公开通报,对于通报后整改不力的,进一步采取谈话提醒、问责查处措施。
加强工程统一监管“十环节”
工程项目建设领域是职务犯罪高发领域。在执行村社权力阳光运行的过程中,富春街道坚持实行村级项目建设统一监管,无论村社自筹资金还是财政补助项目,一律由街道和村社两级对设计、招投标、监理、质量、安全、进度、施工、资金、变更、合同管理十环节实行统一监管。
为防止村社项目建设逃避监管、体外运行、事后“逼宫”等行为发生,街道及时推出村级项目建设预报制,规定村社项目立项前必须报告驻村指导员和联村领导,并在每月25日前上报下月拟招投标项目,同时通过开展专项督查指导,妥善处理工程建设领域的“炸药包”,及时处理其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针对财务管理、资金进出是廉政风险防控关键环节所在的特点,街道坚持长短结合,采取清账户、严双控、快结算、控库存、管票据、严审批、盯工程等七项举措,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集中监督。
探索清廉指数评价“七颗星”
富春街道制定下发村社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工作清单、村监会履行监督责任工作清单,使村党组织、村监委履职用权有依据。
同时,延伸运用富阳市纪委实行清廉指数考核的做法,把村社清廉指数分解为廉政班子星、廉洁队伍星、便民服务星、三资监管星、项目监管星、特色文化星、风清气正星等七个方面,并对这七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变得简单化、一张纸、可比较、易操作,使村党组织、村监委用权有责任。
灵桥镇构建“四廉工程”
筑牢预防职务犯罪防火墙
镇村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宣传者和实施者,处在基层第一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委和政府形象。作为富阳的工业主导型乡镇,灵桥镇在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工程项目不断上马、资金流量日益扩大的同时,广大镇村干部面临的职务犯罪风险也日益增多。
反腐败,既要亡羊补牢,查处已经发生的腐败,更要未雨绸缪,预防可能发生的腐败。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近年来,灵桥镇切实把打造廉洁乡镇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镇、村两级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对建设“实力灵桥、文化灵桥、生态灵桥、和谐灵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强化教育引导,打好思想根基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筑牢反腐的思想防线,推进农村基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深入开展,一直是灵桥镇党委、政府考虑的重点问题。
该镇坚持“民主法治镇”建设,提升预防职务犯罪理性认识。2010年,灵桥成功创建富阳首个“民主法治镇”,并成为杭州市民主法治乡镇试点之一。全镇深入推行一个法律顾问、一个法律明白人、一个法制宣传栏、一个法律图书角、一季一次法务活动“五个一”工程,进一步增强镇、村干部学法、讲法、守法意识。在创建过程中,把包括预防职务犯罪在内的法律知识学习列入镇、村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多种平台上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主题学习,提升了对预防职务犯罪的理性认识。
该镇坚持“廉政文化”引领,增强预防职务犯罪主体意识。以“中国书画之乡”创建为契机,依托灵桥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廉政文化作为文化之乡创建的重要内容。经常性开展以各类书画雅集活动、大型书法比赛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深入宣传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预防文化,教育镇、村干部树立廉洁意识和党纪观念,做到“为官用权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进一步增强了两级干部预防职务犯罪的主体意识。
强化监督制约,提升清廉指数
村干部的廉洁与否,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灵桥镇所辖13个行政村,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全力开展了“四廉工程”建设,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向农村延伸,实现了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目的。
以“清廉指数”量化村级事务。“四廉”是以廉洁班子、廉洁村务、廉洁工程和廉洁文化为内容的。灵桥镇为了更加突出“四廉工程”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将所有行政村的重大事务民主决策、集体“三资”管理、村干部回避村工程、党务村务公开等16项指标具体化,分为4个方面8个单项进行“清廉指数”量化,使“四廉工程”具有可操作性,有效促进了村级预防工作发展。
以制度建设加强村级预防。在“清廉指数”量化基础上,加强了对村级事务监督检查和村干部的考核,按照富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灵桥镇对村级财务、项目建设、村级“三资”管理等,实施了制度上的监管,出台了村级经营经费双控制度、大额资金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6项配套制度,有效实现制度管人、管理、管权目标,使村级预防工作有章可循、有人办事。
以公平公开推进村务建设。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通过“四廉工程”建设,村级事务达到公开透明,可以有效避免村干部走上职务犯罪道路。全镇各行政村施行以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决策制度,防止了村级事务的暗箱操作,促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如光明村被评为浙江省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受到上级肯定。(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