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常安镇村规民约孕育文明好乡风
14.10.2015 12:06
本文来源: 政府
太极,最早出自《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看似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
村规民约作为村民整体共识的反映和利益表达形式,源于乡土社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草根特色。村规民约激活了乡村的道德力量,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可以说与太极所追求的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年6月份以来,常安镇开展村规民约制订修订工作,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依法治村的新路径、新载体。横槎村作为富阳区的试点村之一,先行一步,形成共识上注重“上下齐心”,修订方法上讲究“自下而上”,范围上要求“全民参与”,效果上追求“润物无声”,为全面开展村规民约制订修订活动带好了头、引好了路。
在完成各村村规民约制订修订工作的基础上,该镇重点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确保村规民约能够发挥作用,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为推进“乐业安居、古朴常驻”的“醉美常安”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依法依规,打好村规民约法治基础
在新常态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镇村干部陷入“老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窘境。如何通过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规范村支两委与群众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既约官又约民,从而确保村级经常性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正是制订修订村规民约的缘起。
基于此,常安镇通过座谈交流、考察学习等途径,统一思想认识,完善“两委领导负总责、依法建章立规矩、党员代表承做当骨干、群众参与做主人”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上下齐心共同推进村规民约制订修订。
为打好法治基础,该镇在村规民约制订修订工作中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移风易俗、改善村风的内容。主要包括倡导尊老敬老养老新风、倡导殡葬新俗、倡导重视教育、倡导保护生态等方面;二是突出利益导向的内容。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挖掘出了本村各项福利政策,重点在宅基地管理、拆迁补偿、村集体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完善。
同时,该镇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村规民约内容不违背上级法律法规的原则。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后,及时报请镇司法所进行合法性审查。修订后的村规民约经镇里审查后,再组织实施;二是村规民约内容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原则。根据本村风俗习惯和群众基础等实际情况,梳理出可以利用的政策措施,尽量把村里的一些得到群众认同的小政策、土办法合法化,使村规民约具有可操作性。
全民参与,打好村规民约民意基础
常安镇将“请上来”求建议和“走下去”听民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民主协商作用,为制订修订工作“把脉号诊”。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充分发动群团组织参与到活动中来,向群众发出倡议书;利用宣传栏、三务公开、农民信箱等途径,宣传修订意义,公布修订程序,提高知晓率和参与度。
民主商讨,集思广益。就村规民约的内容设置、实施方式、教育惩戒等方面的制定,组织村民、乡贤代表全程参与;在草稿制定完成后,召开老干部、党员、组长代表、党群议事会代表等各层面座谈会,进行细化调整。
全民参与,献计献策。在修订的过程中,严格民主法定程序,不偷工减料,不走过场,特别将村规民约初稿和意见征询表发放到每家每户,切实将入户征询意见作为修订村规民约需村民会议通过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公布实施打好了民意基础。
链接
横槎村样本:把“五水共治”写进村规民约
“主动支持、参与‘五水共治’,配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不在村内围墙上乱涂乱画和制造‘牛皮癣’,不在道路、房前屋后、公共场地堆放杂物……”这是常安镇横槎村村规民约第三章“生态家园”的部分内容。村党委书记何建强说,为了让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秀美,横槎村专门把“五水共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写进村规民约。
“每天上午8点之前,下午5点以后可将垃圾放在垃圾投放点,过时在次日投放,以便管理收集。”记者发现,横槎村村规民约“生态家园”一章中,对开展生态家园建设有非常具体的规定。村民何彩珍告诉记者,村里对垃圾处理动了不少脑筋,如去年为每户村民统一配制了两只有颜色标识的分类垃圾桶,还购置了4辆厨余垃圾收集车,由保洁员按照区片划分负责上门清运垃圾,并将厨余垃圾统一运至村口的垃圾资源化利用站进行处理。此外,还在村里推广环保酵素,变废为宝。
“村规民约里规定,不能在壶源溪挖沙石、倾倒垃圾,这些都有利于保护我们村的环境,村民们肯定都支持的。谁不想有一个漂亮的家园呢?”何彩珍说,“所以村里来征求对村规民约的意见建议时,我就立即签字同意了。”(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本文来源: 政府
14.10.2015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