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富春山馆正式开馆 三馆合一山居感十足

24.12.2017  23:06

   

  660年前,黄公望在富春江畔绘制了《富春山居图》,任时光变迁,此画作所表达的人文含义,影响着后世的思想。

  建筑版的富春山居图——富春山馆日前正式开馆,这是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后的首个作品。

  人字顶延绵不断

  馆内有“内山

  位于富阳江滨西大道159号的富春山居馆,由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三馆合一。去年9月,美术馆率先开馆。一年多后的今天,三馆“合璧”共同开幕。

  富春山馆的入口处,连接着曲折的回廊,围栏由深黄色的竹子打造,楼阁矗立在水边,屋顶呈现出蜿蜒的弧度,和远处青山融合在一起,岸边水草丰盈,迎风飘荡,恍然间像是进入了某个远避世俗的山中村落。

  为了表达富春山居图中的“山居”二字,王澍在建筑的里里外外下足了功夫。

  外部建筑从地面到屋顶,用人字顶打造出延绵起伏之感,这是“外山”。走到馆内,从入口处往深处走,坡度也慢慢往上,走路也有爬山的感觉,这是“内山”。

  “富春山馆按照中国传统的山水序列,在建筑本身的整体构筑中呈现了近山、次山、远山潆洄呼应的构筑法则。”王澍坦言,建筑灵感来自黄公望的山水画。

  富春山馆外立面的石块,全部是手工打造,工人们用榫头将石头切开,捧着水泥填入墙体。馆内的竹子模样的墙面,是将一根竹子劈成七八片,倒模成型再加工成墙面。稻草模样的墙面,将草席化作原材料,通过倒模让墙面有稻草的纹理感。

  除了馆还有村

  让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

  “接不接,我要先做个调研。”王澍在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后,接到了富阳工作人员的邀约,请他建一个与《富春山居图》息息相关的建筑。

   

  虽然王澍被吸引了,但是他的工作室一年只接一个项目。王澍起初只答应考虑考虑、先看看。

  富阳全县将近300个村,王澍的团队全部访问了一遍。文物建筑保护的现状,让王澍感受到了建馆邀约的沉重。

  所以不只是建馆,如何保护富阳的传统文化,王澍也思考了很多。他提了一个要求:“设计美术馆可以,但要给我一个村子作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项目。

  于是,富春山馆除了有一个大的博物馆美术馆群,还在洞桥山顶一个叫文村的村落有一个改造保护项目。也就是著名的富阳洞桥镇文村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综合试点项目,两个项目同时落地。在文村,王澍团队改造时所试验的技术和材料,没有浪费,统统实施在建筑富春山居馆的过程中。

  至此,城市山居和大型公共建设之间一份微妙的联系开始了。

  “让生活在村子里面的农民,有一份自信骄傲:我们家里墙上的技术,用在城市最高标准的文化建设上。”王澍表示,《富春山居图》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让传统文化继续存在生活中,山居和城市和谐相处,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启示。

  博物馆分7个单元展览

  讲述富阳独特的历史

  展览是主角,建筑是舞台。富春山馆推出的一系列展览大部分也与富阳相关。

  博物馆布展项目艺术总监陆建松说,博物馆是富阳人民的博物馆,要讲述富阳独特的历史,要使富阳人看到就能留下深刻记忆的展览。

  常设展览主题分为山水富阳、千年古县、东吴源流、造纸名家等7个单元,这7个单元把富阳的人文、历史、地理都包含在其中。

  富阳的历史引人驻足,故宫博物馆的文物也让观客过一把眼瘾。

  公望美术馆本次大展由三大艺术展览构成:“‘君圣臣贤’乾隆与董家父子书画特展”、“‘公望富春’首届中国山水画大展作品展”、“‘家在富春江上’富阳区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展期为3个月。

  “‘君圣臣贤’乾隆与董家父子书画特展”,是董邦达、董诰的数十幅作品展览。董邦达、董诰是清中期富阳人士,在乾、嘉时期为画家之翘楚,是清代颇具影响的文人画大家。这批作品来自故宫。

  档案馆本次展览内容为“富春古今——富阳区档案史料展”。

  富春山馆展览常年免费参观,其中公望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均为周二至周日上午9:00至下午4:30(下午4: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遇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