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理解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单炜玮 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语文教师、资深班主任、心理辅导站站长,江干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具备2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所带班级积极向上、乐观活泼、乐于钻研、乐于沟通,曾被评为“省李四光中队”。持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有丰富的学生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亲子沟通指导经验。
在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孩子。小孩子因为年龄关系,认识事物没有大人全面,处理问题没有大人周到,情绪也没大人那么稳定,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正常。有的爸爸妈妈常常跟孩子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给些好的建议,这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我也发现有个别孩子情绪、行为出现异常和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有着很大关系。
孩子犯错,冷静分析最重要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男孩,虎头虎脑,非常可爱,班里一有什么体力活,他总抢着去干。可一和同学有啥小矛盾,就变得特别可怕,常常对同学手脚并用、拳打脚踢,而且下手非常厉害。经过了解知道,孩子爸爸只要一知道孩子有点小错误,啥都不聊,劈头盖脸就打过去了,小则一个耳光,大则皮带棍棒相加。渐渐地,孩子在他与别人的沟通中也采用这种方式。我们不难发现,父亲的不当教育,给孩子做了负面示范。不过很庆幸的是,爸爸及时发现了自身的问题,努力改变了沟通方式,给孩子的不良示范撤销了,孩子的不良情绪、不良行为也渐渐少了。
其实孩子的成长往往是伴随着错误进行的。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些错误其实是一笔待开发的财富。如果我们处理好了,可以借机和孩子探讨很多话题,培养很多能力,了解很多家长平时没有发现的情绪、思维等特点。
所以,当孩子出现了错误,先不要急着指责,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清楚原因所在,对症下药。对有的孩子,也需要一定的惩罚,但要注意避免惩罚式教育的副作用。它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从对遇到问题的思考变成了自己挨打的思考;有的孩子会觉得没有被理解,内心积累下负面情绪;有的孩子则会习得粗暴的行为方式等。所以惩罚式的教育可以用,但是得谨慎地用,不得不用的时候才能用,用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比如惩罚过后的沟通就是极为重要的。
面对叛逆,减少控制最有效
很多家长常常会用叛逆这个词,来归结孩子的抵触行为,我不认同。所谓叛逆就是背叛,那么背叛了谁呢?很显然,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孩子跑出了父母给他们画的圈,爸爸妈妈就觉得他们叛逆了。
其实每个孩子在各个阶段,都有新的成长需求。比方一年级的孩子,会觉得自己长大了,可能想去承担各种各样的家务。但有不少爸爸妈妈呢,还把他们当幼儿园小孩子似的管,连正常的劳动机会都不给孩子。这不准,那不行,孩子的成长需要总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对抗关系。这种所谓的“叛逆”,在青春期会表现得更加突出。这是叛逆吗?当然不是。其实,爸爸妈妈可以画个再大一点的圈,扩大孩子的自主空间。过了一段时间,原来那个圈又小了,又得画个更大的圈了。
给我们“星心小语”写信的同学,真正有心理烦恼的基本都是五六年级的孩子。除了常见的同伴交往、学习压力方面,有一部分是亲子沟通上的问题。比如孩子觉得自己提的要求很合理,可爸爸妈妈不同意;孩子觉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健康,可爸爸妈妈百般阻挠。孩子在长大,能力在增强,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这和父母一贯的管理方式有了冲突。我前几天刚刚接触了一个六年级孩子的妈妈。春游了,不放心,希望老师提醒孩子一定得在11点30分把饭吃了;天热了,不放心,麻烦老师请孩子赶紧把外套脱了;有时还会问问老师孩子的某一份作业交了没。对于六年级孩子,这样的管理实在有点让人“窒息”了,也难怪孩子回家后总是不爱跟妈妈聊天,总是自己一个人闷头看书。
其实要跟青春期的孩子成为朋友也没有那么难,光是聊天就有数不清的话题。这时的孩子求知欲旺盛、兴趣很广,那就跟他们聊聊新奇事物;这阶段的孩子特喜欢自己拿主意办些事,那就跟他们聊聊他们的计划打算,不露痕迹地渗透进大人的合理思维;这阶段的孩子性意识骤然增长,那就聊聊他们感兴趣的性话题,同时让孩子树立保护自己的意识。多沟通,多倾听,彼此多了解后,大人明白孩子的正当需求,孩子明白大人的良苦用心,何来“叛逆”呢?
两娃家庭,大娃地位不可轻
随着全面二娃政策的实行,学校里不少孩子开始当哥哥姐姐了。除了看到许多四口之家的幸福场景,偶尔也会听到家长诉苦,大娃没有以前听话了,会顶嘴,不谦让。其实孩子还是那个孩子,怎么添了个娃,大娃就不一样了呢?其实,家长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的确有很多东西在变化。两娃起了争执,爸爸妈妈也总是责备老大不够大度,但他们却忘了大娃自己还是个孩子呢;由于对二娃的关心,家长对大娃的学习关注明显减少,受到家长的支持不及以往多了,外加新添成员,注意力有一部分转移到弟弟妹妹身上也是有的,成绩自然会有些许下滑,在最需要家长给予支持的时候,有的大娃得到的却是家长对他学习不努力的指责……所以,孩子之所以和从前不一样了,可能是他在家中的角色变了,所处的家庭环境变了,亲子关系变了,家长评价方式变了,等等。孩子需要时间去适应,家长需要给予他们支持。
我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会有不少,不论哪种方法,只要能让大娃觉得父母还是很关注他的,做大娃还是很幸福的,就是好方法。比如有的父母总是对大娃不谦让二娃的事喋喋不休、耿耿于怀。仔细想想,他把自己最亲的爸妈都分出去一半给二娃了,怎么还说他不让弟弟妹妹呢?我家也有二娃,两个女儿间差了4岁。有那么一段时间,大女儿和小女儿总是抢玩具,我也会常常责怪大女儿。后来发现,这样只会让她负面情绪更甚,对妹妹的态度也更差。于是,我及时改变态度,特别注意搜索她关心妹妹的细节,及时肯定。我最常用的处理办法是,先表态相信姐姐不会欺负妹妹,之所以去捏去逗弄,肯定是因为太喜欢。然后询问姐姐具体发生的事。如果的确是玩得有点过火,那么建议她注意分寸,同时还要创造机会让她们再愉快地玩一会。最后,不忘记当着姐姐的面告诉妹妹,姐姐是喜欢她的,以后也要爱姐姐。这样做,就是为了确立姐姐的地位,让她感觉到自己是作为榜样的老大,而不是处处受气的老大。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