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联手300家机构共筑自然教育实践平台
4月11日,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工作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林学会等305家单位和社会团体发出倡议,依托中国林学会成立自然教育委员会(自然教育总校),统筹、协调、服务各地的自然教育工作,培育更多关注、参与自然保护事业的社会力量,激活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公益和教育功能,为自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广阔实践平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马广仁主持会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发出了《关于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自然保护地在不影响自身资源保护、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按照功能划分,建立面向青少年、自然保护地访客、教育工作者、特需群体和社会团体工作者开放的自然教育区域。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协调、组织、解说和安排社会公众有序开展各类自然教育活动,鼓励著名专家学者为公众讲授自然知识,打造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着力推动自然教育专家团队、优质教材、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
彭有冬指出,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各类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要求,对推动全社会形成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各级林学会要深化对自然教育的认识,摆到重要位置,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将自然教育作为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举措,推动我国自然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要着力培育自然教育事业共同体,广泛凝聚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机构、专家团队、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力量,发挥行业特有优势,积极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开展自然教育工作。要加快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加强对现有森林植被、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湿地、地质遗迹的保护,丰富各类自然教育资源,创建各类自然教育活动中心,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科普教育、解说系统、道路、电信等基础建设,创造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自然教育环境,提升硬件、软件服务能力。
赵树丛说,中国林学会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向大众群体特别是青少年,以自然体验为主要途径、以推进大自然的保护为落脚点,依靠全社会力量开展自然教育。学会自然教育委员会(自然教育总校)将本着开放、自愿、合作、共享、包容、服务的理念,发挥好、运用好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科普宣教作用,为所有投身自然教育的机构、社团、基金会、基地搞好服务。抓好活动开展、典型经验推介、课程方案设计、标准制订、基地选取、人才招募、骨干培训、专家遴选等各项工作。
会议向首批20个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