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能“去中国化”

29.12.2014  20:07
              家庭教育理论体系要有中国特色  
                今天,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很多家长也心浮气躁,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而将主流文化、道德的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赵忠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汲取精华,继承、发扬,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国家、地区长期封闭,往往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盲目自满;而一旦开放,又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产生民族虚无、民族自卑的思想,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这是常常发生的历史现象。 
                对于外国的文化,要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理直气壮地大胆学习、借鉴,为我所用。与此同时,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认真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精华,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二者不能偏废,家庭教育尤其不能“去中国化”。 
                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研究这个课题,尤为重要。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也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家庭教育也是教育,也属于上层建筑,也要为经济基础服务。 
                以往,人们只关注家庭的生产、生活职能。其实,家庭不仅是生产单位、生活单位,也是文化、道德的载体,承载着传递传统文化、道德的历史责任。 
                几千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一直延续到今天,家庭功不可没。在传统社会,学校教育并不发达,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入学读书,家庭教育成为保存、传递传统文化、道德的重要渠道。 
                在今天,虽然学校教育已经相当发达,学校自然是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家庭和家庭教育仍旧以它独特的优势,担负着传递主流文化、道德的社会责任。 
                家庭是一种私人教育,有很大的自主权,任何人都不能强制家庭教育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但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都自觉不自觉地传递着主流的文化、道德,这是为什么呢? 
                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对家庭的和谐有积极的意义。优秀的文化、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有利于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常言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会促使家庭兴旺发达。 
                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有利于建设良好的家风。家风,对内不仅有利于建立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对外也有利于树立家庭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广泛的人脉,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 
                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对家庭里的未成年人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就是家风的熏陶。家风就像是物理学中的磁场,未成年人长期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会不知不觉地朝着家庭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今天,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很多家长也心浮气躁,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而将主流文化、道德的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既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也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 
                为促使家庭正确地行使职责,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传统的家庭教育在传递传统文化、道德中的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家庭教育理论体系,改善今天的家庭教育,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重视承传基本道德规范  
                ■王殿卿 
                基本道德规范,是支撑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道德力量。重视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道德秩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独特的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使得中国成为中国、中国人成为中国人,可以说是当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 
                回顾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规范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规范体系,是一个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其中,仁、义、礼、智、信、忠、孝、诚、廉、耻等核心道德,都是从处理“修齐治平”等各种人际关系的长期实践中,总结、提炼、概括而成,故具有一以贯之的高度恒定性,成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被海外华人称为“习六条”,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同。有学者将之总结为“仁、民、信、义、和、同”的“新六德”,希望成为21世纪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学校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从1994年至今,已经在9个省市的千余所学校、百余万名学生中,连续滚动研究实验了20年,选定10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勤、宽,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 
                现在的家庭教育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美的价值,根据孩子人格形成的规律,小学阶段注重孝、礼、勤、诚、耻的品德习惯养成,中学阶段注重忠、信、义、宽、廉的道德理性与公民道德的培养。“十德”的修炼,必为孩子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进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家庭教育方向)课题组顾问) 
   
                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脉络  
                ■陈延斌 
                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基本上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有关治家理财、修身处世等的教诲训示,此外,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诫勉、劝喻,或者后辈贤达者对长辈的建议与要求。 
                家训文化在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从传统家训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家训文化发展的大致脉络为:萌芽于五帝时代,产生于西周,形成于两汉,成熟于隋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达到鼎盛。而到了清末,传统家训发生了整体衰落和局部开新的变化。 
                中国最早的家训是周初王室的家训。直到先秦时期,家训总体上还只是家长对子女就某一问题的训示或家教实践中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教诲,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系统而完整的居家之“”。到了两汉三国时期,提出了家训、家学、家戒、家声等基本概念,内容上显现出儒家思想影响加深和封建礼教强化的趋势,并广泛采用了家约、家书、家信等新的家训形式。 
                标志着传统家训成熟化的代表作,当推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则可以视作帝王家训中第一部系统、全面地教诲皇族子弟立身治世、为君之道、理国平天下的著作,对后代的帝王家训具有重大影响。 
                到了明清时期,家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式丰富多彩,包括箴言、歌诀、训辞、铭文、格言、警句等。 
                中国传统家训的内容虽然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核心始终是围绕教子立身、睦亲治家、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展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家训在对子弟家人进行处世之道的教育时,为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教化途径、方法、形式上都做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颇具特色的措施和经验,其中不少至今仍值得汲取和借鉴。 
                第一,举行经常的训诫仪式。 
                第二,建立定期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或通过聚会进行彰德抑恶的规诲。 
                第三,填写《功过格》,以知非改过。 
                第四,运用诗词歌诀、格言箴语对子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第五,刻石立铭,以便于时时对照检查。 
                第六,“练达世故”的实践锻炼,以增长处世经验。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 
   
                重新审视家训的文化价值  
                ■翟博 
                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庭教育闻名世界,我国不仅有着数千年来延续、积淀而成的重视家教的优秀传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料。浩瀚而又绚烂多彩的古代文化丛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家训。这些家训不仅凝结了我国历代家庭教育的经验,也是我国历代家长智慧的结晶和教子方法的荟萃。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当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和古希腊文化,这些曾放射过耀眼光芒的古老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相继衰落或消失之后,唯有我们中国文化却以其源远流长的传统历经五千年从未中断地延续下来。这种不曾中断的文化传统,有着传统形成的文化凝聚力。这就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这个受着几千年儒教教化的国度里,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多把仁德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和准则,并以此作为人生的追求和道德境界中最理想的人格,且以“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准备。正因如此,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家教,家庭教育往往成为人生的第一课。中国历代家训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凝聚、积淀着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诸多方面。诸如:以立德为本,注重光明高尚的道德人格;树立远大的志向,提倡刻苦的学习精神;以读书做人为要,注重读书做人的一致;培养清廉宽厚、尊老爱幼的待人态度;训练勤勉俭朴的持家作风;重视积极正确的教子形式、方法及所应达到的精神境界;关心社会现实的入世精神;追求人际关系之和睦,寻求心灵的平和;讲求诚实、谨慎的交友接物和为人处世之道等。 
                与此同时,中国历代家训中还提出了许多家教中应当注意并值得引以为鉴的东西,诸如教子不得过于溺爱、偏爱、纵容骄惰;不得要求过严,而要一视同仁;不得重才轻德,而要重视德才兼备;不得言而无信,必须以身作则等,均系古人指示给我们的家教大要。   
                中国家训,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的最基本方法,极富形象性、哲理性、针对性和丰富感人的情感色彩,好多成了千古传诵的格言名句。这些人生的哲理、处世的德行,不仅陶冶了我们民族的性格,也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民族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家训中有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但这绝不影响我们民族的这份优秀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现代人的意识和历史眼光去认识、去分析,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主编有《中国家训经典》)
 
中华家训家风传承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  杨咏梅)近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中华家训家风传承与创新”论坛。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如何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
        来自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传承家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240余名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的基层教师做了不同角度的报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华古代家训核心思想中有很多值得传承和弘扬的精华,应当重视做好现代转化工作,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和办好家长学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课等办法,推动和落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