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间不断发生室速和除颤 25岁小伙承受巨大痛苦
医生建议:三种情况是高危因素 需用心电图进行筛查
有一种疾病,专在午夜梦回之时取年轻群体之性命于无形瞬间。很多人都能联想到这八成是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大家却不知道,这个40岁以下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头号杀手叫做“Brugada综合征”。
周末,25岁的小伙小张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轻松地走了出来,他以后再也不会被“Brugada综合征”困扰了,过去6年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也终于结束了。
随时会要命的心脏病让他异常痛苦
本月初,邵逸夫医院心内科蒋晨阳主任医师的诊室走进了一位中年妇女。
“蒋医生,您一定得救救我的儿子啊!”一见到蒋晨阳,她就哭诉了起来。
原来,这位谢阿姨从江西赶来,她的儿子今年25岁,6年前因“突发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初诊为“癫痫”,再次发作时,心电图记录到“多形性室速”。谢阿姨带着儿子辗转到北京一家医院,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这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于心源性猝死的高危疾病,预后严重。
“医生为他植入了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但是一年前,除颤器的电池能量耗竭,需要再次更换。”谢阿姨说,“但医生告诉我,除颤器从实际意义上来说仅是在室速发作时起到终止作用,对于疾病本身并无治疗作用。”
谢阿姨表示,命是保住了,但室速的频繁发作和除颤器的频繁放电治疗,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心理压力。
“每天都提心吊胆的,身心实在是吃不消了。”谢阿姨说,原本开朗向上的儿子变得沉默寡言。
听到这里,蒋晨阳坐不住了。当他看到小伙子消瘦的体形和淡漠的表情时,更加坚定了他要竭尽全力帮助这个不幸的年轻人的决心。
消融手术成功,小伙心脏恢复正常
“这种病的病灶根源可能位于心脏外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导管消融是根除病灶最具前景的办法。”蒋晨阳主任医师说,“常规导管消融的路径是通过血管进入心脏行心内膜消融,这就像装修房子,从门窗进入只能对内墙进行装饰一样,如果要对心脏的‘外墙’心外膜进行消融,必须另辟蹊径进入心外膜。”
蒋晨阳主任医师介绍,这项技术极具挑战性,因为心脏的外面严严实实地包裹了一层“保护衣”——心包,心外膜穿刺要求医生穿破心包的同时又不能伤到仅有几毫米之距不停跳动的心脏。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