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03.12.2014  19:36

浙江大学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深造可持续性为目标,整合、挖掘科研、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以“长时间实习、探究性实验、过程型实践”为特色的立体化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一是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长时间实习”模式。从培养方案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完善“重基础、强实践”的专业课程体系,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实行“长时间实习”,要求学生到企业进行3-9个月不间断的专项实习,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锻炼学生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名企名校产学合作,建立健全校内外“长时间实习”基地,依托基地制定实习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在企业学习的培养目标、标准和实施方案,形成涵盖专业学习全阶段的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实践基地。2014年在全校60%以上专业开展深度实习试点,其中大部分专业试行异地深度实习。

二是挖掘课内外资源,构建“探究型实验”体系。依托学校40个实验教学中心,多方法、多途径开展由本科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分析结果的探究性实验,力求实现“三结合”的新型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体验相结合,自主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体验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创建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开展本科生“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索,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引导式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构建新实验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了一批新型开放性、综合性教学实验室,完成约5000人次的探究性实验,涉及约200门课程和500个实验项目。

三是打通教学和科研资源,探索“过程型实践”途径。作为本科教学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组成部分,深入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计划),促进教学、科研的优势互补和协同育人。通过SRTP计划实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研究型教学中教学主体、探究互动、交流合作、创新实践认识的全面升华。近四年来,校院两级SRTP共立项6705项,参训学生17871人次,发表论文862篇,申请专利605项,15000余人次参加了21大类56项学科竞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