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民宗局以“五抓五助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11.01.2018  20:22

2017年以来,金华市“五抓五助推”构建团结和谐民族关系。

一是抓宣传,助推民族团结思想深入人心。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月日活动,2017年,先后推出一个专版,在《金华日报》以“民族一家亲 共绣幸福梦”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整版报道了近年来金华市民族工作取得的成效;拍摄一部片子,与金华电视台合作,制作城市民族工作宣传片,重点宣传近年来金华城市民族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加强外来流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做法;绘制一张地图,推出“全市少数民族乡镇村电子地图“,向社会公众开放。结合民族宗教重大节日、庆典、歌舞汇演等活动,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普及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宗教知识,鼓励各族群众互动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美好家园。2017年,全市共开展活动6次,受教育群众达3000多人。

二是抓建设,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浙江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策略。充分发挥武义柳城畲族镇、兰溪水亭畲族乡等民族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民族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建设为抓手,坚持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和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结合,积极打造民族特色传统工艺和畲族风情旅游等为重点的特色乡镇、特色村。2016年2017年共落实中央、省级民族发展专项资金775万元,落实市、县民族发展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全市有1个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7个民族村被命名为“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

三是抓服务,助推最后一纳米短板切实解决。成立了以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动态、会诊问题、研判民情、排查矛盾、交办任务。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为载体,对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从法律法规、城市管理、地区风俗、办事程序等多层面进行政策、习俗宣讲,提高他们遵纪守法意识。开展少数民族村干部培训,提升基层民族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通过深入社区、街道、企业,积极引导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生活,2017年,全市主动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解决好劳动就业、子女入学、医疗救助、法律服务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150余件,为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和学生发放慰问金、慰问品40余万元。

四是抓试点,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结硕果。金华市积极探索,创新载体,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出台了《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场所的实施办法》,确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万人以上为市级城市民族工作重点县,组织专题培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确立了35个市级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培育名录。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取得了明显成效,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奠定了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永康市开发区堰头小学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殊荣。

五是抓创新,助推金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金华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金华自身的实际需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设立一个少数民族事务服务点和少数民族群众信访窗口,配备一名社区民族工作联络员,开通一条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和维权热线,开辟一个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栏,发放一张社区少数民族居民服务联系卡,设立一个“民族之家”,定期开展一场民族文化活动等 “七个一”少数民族服务平台,全维度推进金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