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与融创的失败合作是“野合”
12月23日下午16时,宋卫平携高管亮相记者发布会。 发布会上,绿城中国与中交集团举行签约仪式,中交集团以总价约60.13亿港币收购宋卫平先生42%的24.288的股份,进而使得中交集团与九龙仓并列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
央企接盘融创,老宋归来
2014年,绿城交易风波不断,半年内已二易其主,公众对此议论纷纷。宋卫平在发布会上作出回应,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不希望几年后再办一次发布会来买卖股份。并表示绿城的“股权买卖不能再有第三次”。
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融创也认同追求品质,但更关心公司整体发展。“所以绿融分手主要还是理念的差异,宋对融创的快消理念和狼性文化不苟同。
据了解,今年3月,中交集团就曾派人来杭,寻找合适的项目收购。8月,在杭组建了团队。他们花了3个月的时间迅速收购了了浙江升华地产有限公司旗下升华•悦西溪项目,当时他们的想法是以升华为平台开拓杭州市场,令人意外的是,绿城的机会出现了。
据悉,此次中交集团进行股权收购后,并不需要宋卫平团体交出管理权。也就是说,宋卫平重新获得绿城控制权。但中交集团也将向绿城派遣部分团队,参与绿城管理。
中交集团董事长刘起涛表示,中交与绿城的合作,会非常依仗绿城的团队。“我们也会介入,会派人加入到这个团队中去。但我们不是改朝换代,也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深化改善。”
有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选择中交也经过了九龙仓的评估。由于中交是央企,将来绿城的整体管理风格会更加严谨。“与中交合作,绿城也是有意与其携手开发国际市场。”
宋卫平评孙宏斌:兄弟不一定是靠得住的
宋卫平笑称,上次与融创的合作不成功是“野合”,而通过这次合作将建立一个稳固的股权框架,即绿城中国、中交集团、九龙仓形成一个铁三角。
他还表示,这次合作和半年前的合作是不同的,上次的合作不是很愉快,很多我们的业主和合作伙伴都不开心,不开心就让他过去吧,希望这次合作能维持很多年,能很稳定。
宋卫平在发布会现场坦诚道:“融创之所以愿意终止,我觉得他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和绿城的基因是不融合的。直到现在我和孙宏斌还是朋友,是兄弟。但上次的合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兄弟不一定是靠得住的。”他也对融创团队在绿城内的工作还是要表达感谢。
民企不用再执着于股权?
民企与央企联姻的案例其实早已有之,绿城也不是第一家和央企“握手”的房企。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时代已经不同了,民企已经不必总是执着于规模的诱惑,执着于对股权控制欲的传统思维。在此方面,由王石创始的万科无疑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在万科的股权结构中,央企华润一直是隐身背后的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15%。
王石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当初放弃个人在万科的股权,是因为他认为没有必要通过股份控制来管理公司,而是凭借他的能力与自信心。如果董事会认为他不称职,随时可以换。
尽管如此,民企的这种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位曾服务过中交旗下某个项目的供应商表示,中交作为大央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势。其占据大股东之位后,在绿城内掌握多少话语权仍有待披露。且中交作为央企,管理层人事常见例行变动,这对双方未来的合作或许会有间接影响。
对于回归绿城后,是老板还是职业经理人的问题?宋卫平称,有机会,他愿意在新的绿城里面,做职业经理人。“如果薪酬不错,我可以做职业经理人。当然最后的决定由股东决定。”
尽管刘起涛在发布会上说:“希望绿城这个团队放开手脚,大胆地干,不存在谁操盘等问题。”然而,绿城中国这块肉的香味依然飘远,新的合作方是否会如预期乖顺?宋卫平能否做笑到最后的黄雀?且行且看。
【新闻多一度】中交是谁,为什么是它?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重组改制,并于2006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
中交集团与绿城在代建项目上有过合作,此前的海南省三亚市的中交绿城·高福小镇即为二者合作的开始。有消息称,通过高福小镇的愉快合作,中交十分认同绿城的理念,所以选择进行此轮战略投资。
浙江新闻时局栏目组整合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