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为保首相宝座“洗牌”
安倍解散众院时间点暗藏玄机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月21日宣布解散日本国会众议院,并于12月14日提前举行大选。此外,他将原定在2015年10月实施消费税增至10%的计划,延后到2017年4月1日。
事实上,早在11月9日,日本《读卖新闻》就发表了题为“解散,就现在”的报道。该报主编大胆预言:“现在,是解散众议院的最佳时机。因为从今往后,安倍政权将不会有令人满意的政绩。如果现在解散的话,还能保住自民党以及安倍首相的执政地位。解散就现在!”
今年4月,安倍政权强行将消费税从原有的5%提升到8%,即便这样,日本经济的增幅仍未能打破负增长的局面。而“安倍经济学”的 “三支利箭”也没能创下显著成效,加上GDP出人意料的下滑,日本经济的发展状态呈现明显的颓势,引发国内外普遍的批评和质疑。
种种“前兆”显示,在今后的两年内,安倍内阁的支持率还将不断“缩水”。如果错过了这次解散众议院、实行总选举的好机会,安倍以后将很难再胜出。趁其现在人气未退,如果抓紧时间重新选举,自民党将能保证最小程度的势力削退,而安倍政权也就可以再维持四年。
日本国内舆论认为,安倍选择此时选举,主要有两个胜选条件:首先,是日本的反对党选举准备不足,容易被击败;其次是自民党的支持率目前遥遥领先其他政党。
此外,最令安倍担心的还有其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野心。按照日本法律,修改宪法必须获得众参两院三分之二的赞成票。据日媒此前报道,安倍在考虑解散国会时机时就曾对亲信说:“若考虑到修改宪法,必须确保选后(众议院)再多赢20到30个议席。基于此,我必须挑一个有利于我维持目前294个议席的时机举行大选。”如此来看,安倍所选择的解散时间点,实际上暗藏玄机。
执政党先发制人优势明显
安倍突然宣布解散众院,并将主要争论点瞄准自身的经济刺激政策“安倍经济学”,所谓“先发制人”,可以说符合目前执政党自民党的节奏。在此次选举公告发布前,该党就拥有295个议席,优势明显。本届众院选举中,自民党即使维持现状,也能显示“首相解散众院的决定正确”,无疑能提高安倍的凝聚力。
尽管日本国内有批评认为,安倍“蓄意拖延”宣布解散众议院是“缺乏大义”的表现,但反推即知,即便安倍早早告知,以目前自民党的“绝对优势”状况,在野党想要“翻盘”也绝非易事。
日本共同社此前撰文指出,安倍的用意在于通过“突袭”使得处于“乱立”状态的在野党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继续由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占据优势,为长期政权奠定基础。自民党人士分析选情后认为,安倍的目的已经达到。进入选战后,曾为软肋的选举“大义”质疑声也逐渐减少。
由此可见,这次大选仍是日本政坛“一强多弱”局面的延续,“党争”结果早已见分晓。从此次各党设定的目标也能看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选举。自民党的目标是获得 “绝对安定多数”的266个议席,而在野党方面的目标只是增加议席,以期对执政党形成更大的压力,“最好的结果”不过是防止对方选票过半。
而安倍从11月26日开始就奔走日本各地拉票。他斗志昂扬地表示:“激战区我会去,那样的话就能赢。”早先他把大选胜负线定为“执政党获得过半数席位”的弱势态度似乎也消失了。
有自民党资深人士乐观地认为,“按目前的形势来看,317个议席也并非妄想”。可见,若此次能单独在众院拿下三分之二以上席位,今后安倍将足以掌握修宪讨论的主导权。
解散众议院实为修宪铺路
自安倍2012年二次执政以来,他通过不断翻新的花样挟持国会,挑战宪法。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废除武器出口三原则,2014年7月更是通过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他的各种动作,最后恐将令日本宪法彻底变质。
日本保守派报纸《产经新闻》曾发表题为“一决胜负,为修宪铺路”的文章,声称安倍必定能拿下大多数议席继续掌权。与此同时也透露,安倍要长期执政的一个目的是“为了给修改宪法铺平道路”。
日本《朝日新闻》刊发的社论同样认为,安倍对能取得大半议席胸有成竹。然而,该报也担心安倍的选战太顺利,会让其接下来执政变得更专制。
该报指出,“安倍执政的这两年里,有过不少‘一意孤行’的行为,如强行通过保密法案、以内阁决议推动行使集体自卫权。此外,他还曾在国会扬言‘修改宪法,我说了算’。若这次选举自民党再一次胜利,他就会有新的四年任期。不能不担心的是,他会以选举民意为后盾,为所欲为。”
事实上,安倍上台后打着“摆脱战后体制”旗号的种种做法,破坏了日本社会的诸多规范。由日本知名学者组成的“立宪民主之会”此前曾发表声明,称安倍解散国会众议院是滥用“解散权”,企图借助大选洗白肆意修改宪法解释的事实,并试图得到民意对其施政的全面授权,这是“对选民背信弃义的行为”。
安倍本人此前曾明确表态,如果在选举中自民党未能获得过半数席位的话,自己将辞去首相职务。可以说,日本今后是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在安倍的带领下“摆脱战后体制”滑向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深渊,何去何从,都取决于日本国民此次对国家命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