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城乡治理让乡村成为发展前沿

21.10.2016  14:05

  400多年前,宁海是一代“游圣”徐霞客的游记开篇地。400年后的今天,这里是旅游者的天堂、梦想者的乐园、创业者的热土。行走在宁海农村,看到的是满眼绿色的风景,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宁海的新型农民已经找到了一条绿色发展的通衢大道。
  补上发展的短板,关键在农村,只有农村发展了,城乡差距才会不断缩小。宁海农村正在唤醒沉睡的大地,农民因绿而富,他们要做绿色崛起的排头兵。
  发力城乡治理
  在外宁海企业争回乡

  观察宁海的经济发展进程,我们会发现,这是浙江发展的一个缩影:宁海也是从村村办厂、处处冒烟的乡镇企业起家,低小散一度是显著特点。如何转型升级?宁海的做法是,一方面加快产业集聚,让不同企业入驻到不同的产业园区;另一方面,腾出来的空间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等现代服务业。
  “宁海的经验是念好‘治、建、转’三字经。”宁海县农办主任田启仲总结说。这几年来当地积极开展治水、治气、治脏、治乱、治违、治堵等“六治三清”专项行动,打出一套城乡治理的组合拳,实现全域治理、全面提升、全景打造、全民共建、全体共享,建设美丽城乡“升级版”。
  在整治问题上,宁海上下不含糊。仅两年时间,治水就投入40亿元,将总长200公里的五大溪流全流域整治到位,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舍弃了百亿元“蒙尘”的GDP。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关停畜禽养殖场1416家,减少生猪存栏10.66万头、家禽存栏92.23万羽、牛羊0.25万头,拆除栏舍62.78万平方米。
  宁海县整治办副主任娄辛胡说,农村环境整治得比较好的村子,民宿、乡村旅游等都发展得不错;而民宿、乡村旅游发展得比较好的村子,环境整治得也都不错,现在村民连烟蒂都不随便扔了。在他看来,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
  一个地方要美,不仅环境要美,产业发展也要美。这几年省里连续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让宁海上下认识更加清醒、行动更加坚定。生态是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宁海要持续追赶跨越,就必须放大生态综合效益,进一步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绿色发展让外出的宁海人看到了新的机遇。曾经日渐寂寞的村庄再一次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人回来了,人心又活了。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共有36位在外闯荡的宁海籍企业家回到家乡,当起了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他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思路,也带来了资金。
  打造全域旅游
  穷山村变身创业热土

  古镇前童,是宁海的“金名片”之一。前童镇党委书记吴继盛说,遇到国庆黄金周等小假期,这里的客房早早就被订完了。而胡陈乡正在精心打造“8”字形乡村旅游精品线,按照“一村一景”的要求精心建设特色村庄,对村庄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实现“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目前已建成了梅岭问渔、桃花映波、东山桃歌、灵峰夕钟等“八村八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主题板块。同时,以点带面,成片推进,精心打造了一条全长30公里集绿化、文化、生态为一体的“8”字形精品线路。
  据了解,宁海通过建成全国第一条长500多公里的登山步道,将全县景点和农家乐等串珠成链,整理出踏春之旅、赏秋之旅、养生之旅等线路100余条,把整个县域打造成一个大景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形成了被誉为全国范本的“步道经济”。
  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越来越多的宁海农民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农村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空房子有不少。茶院乡石头村过去就有不少这样的空房子,当时这里是出了名的穷山村,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通过世界银行的污水治理贷款,经过整治,村子越来越干净、漂亮了,也吸引了外面世界的人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6年前这里就成功成为3A级景区。更让村民们想不到的是,外来的社会资本却偏偏看上了这里原生态的石头墙、瓦、凳,现在兰博基尼酒店、帐篷酒店、牛栏咖啡一一建了起来。
  宁海县旅委副主任薛晓龙介绍说,目前全县拥有农家乐(民宿)189家,其中星级以上农家乐民宿经营户达到92家,宁波市四叶级特色客栈2家,三叶级特色客栈1家,正在培育五叶级特色客栈1家,餐位数突破20000个,床位5000余张。今年1月至9月,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70万人次,民宿(农家乐)营业额达2.7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2.5亿元。
  唤醒“沉睡”资产
  乡愁记忆成致富IP

  让绿色资源变成绿色资产、成为老百姓奔小康的财富。落后的山区农村,可能是最有前途的,在那些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上,蕴藏着沉睡的资产。
  种了一辈子地的桑洲镇南岭村农妇陈浓花,在60岁的年纪开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型”,搞起了农家乐,当起了小老板。这在过去,是她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低,村级活动场所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村庄环境脏乱差,村经济发展长期迟滞不前,这曾是南岭村的真实写照。短短几年间,通过打通帮扶渠道,激活内生动力,搭建创业投资平台,村庄实现了从“一脚一身泥”到“一眼一处景”、从“环境脏乱差”到“处处春满园”、从“一人一亩田”到产业大集聚的转变,让偏僻山村“脱胎换骨”,实现了从薄弱村到精品村的华美蜕变。
  飘着清香的麦饼,是宁海人的乡愁记忆。随着农村整治的推进,宁海麦饼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风味独特、绿色营养的宁海麦饼,正走出大山、走出宁海,走向品牌化、产业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想不到麦饼节来了那么多游客,原先准备的20公斤面粉不到半天就用完了。”说起今年6月9日在大红树格桑花基地举办的桑洲麦饼文化节,里山季村的村民至今仍兴奋不已。
  宁海县正着手将麦饼产业作为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途径,并通过麦饼带动宁海形象宣传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制定一系列政策,对麦饼产业进行扶持,对相关创业人员给予一定补贴。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麦饼产业发展,鼓励农民围绕宁海麦饼就业创业。并以麦饼为龙头,带动全县农副产品销售,为农户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百村千户万人”工程是宁海当前农村转型发展的抓手之一,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电子商务、来料加工产业,让更多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房屋、土地变成资本,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动力,变成绿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