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新区崛起“浙江制造”新势力
穿过聚贤路,又到了广贤路,沿路上各类研发园、创新中心、众创空间等字样的崭新大楼鳞次栉比……驾车行驶在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内,科技与创新的元素随处可见。
除了直观的感受,一组数据也体现出高新区的特色: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61家,创新型初创企业近千家,省级企业研究院累计达9家;全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49.7亿元;全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614件、授权705件。
2016年,宁波国家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只是建立在36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不难看出,科技创新对高新区经济的驱动作用明显。这种驱动不仅是在园区内,更是辐射宁波全域,宁波国家高新区正逐渐成为浙江东南区域的科技创新中心。
“保姆式”政府扶持培育浙江制造新势力
2007年,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宁波国家高新园区创立,这是一家由海归博士率领的技术团队创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光学薄膜和特种薄膜研发、生产。
激智科技起步时只得到了宁波当地两家民营企业主的700万元投资,和绝大多数初创企业的剧本一样,企业缺乏资金、市场等诸多要素,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期许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当初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一度面临过技术难题所带来生死存亡的危机,政府提供的包括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企业无疑是雪中送炭。”激智科技总经办经理邵丽珍认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很大。包括企业成长过程中,建设自己厂房资金缺口较大时,政府一定的土地优惠也十分“解渴”。
对于类似激智科技的扶持,宁波国家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林贻泉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企业创始人作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宁波当地予以了200万的奖励;高新区对于企业落户后予以了土地优惠;作为专利示范企业予以100万补助;企业研究院建设,连续五年每年补助100万,共500万元;升级为省级重点研究院,再予以500万元补助;企业在创业板挂牌后,获得380万元补助;近期企业研发的新技术被列入园区重大科技专项,将获得1000万元资助。
林贻泉告诉记者,激智科技年缴纳税收达到3000多万元,政府以有限的扶持,换取了企业对社会超额的回报。
据悉,宁波国家高新区还在宁波区域成立七家专业园区。近年来,在园区内孵化转移到分园和周边地区的创新创业企业达100余家,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
创立才10年的激智科技也已走出高新区,在宁波江北区和象山县均建立了厂区,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均胜电子、韵升科技、中银电池……类似激智科技发展模式的企业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内还有很多,在资源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失灵的大趋势下,他们正代表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浙江制造新势力。
“平台式”科技服务激活企业发展原动力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在此前调研宁波国家高新区时就强调,宁波的企业要坚持创新不守旧,向创新要动力、要空间、要效益,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走出一条以质取胜、以特取胜的创新发展路子。
企业创新发展仅靠自身单打独斗难求成功,特别是在浙江,多为中小传统制造企业,往往对于创新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正平举例称,一台高新材料的检测设备往往需要一次性投入几百上千万元,即使政府予以部分补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依旧是个沉重的负担,而这还不包括相关科研技术人员的长期投入。
“政府需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创新要素整合来解决企业的难题。”杨正平所提到的公共技术平台也正是宁波国家高新区的科技服务特色所在。
以新材料为例,宁波国家高新区去年建设了一个新材料联合研究院。该研究院包含一平台六中心,政府搭建好平台,通过引入专业研发机构来运行。目前引入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诺丁汉大学新材料研究院等专业研发机构进驻。
材料公共实验检测平台和有机功能材料、等增材制造、轻量化材料等“一平台三中心”已建成投用,37个实验室已全部向社会开放,每个实验室都有专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
“这个平台解决了企业研发设备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研发设备重复建设,真正做到了科技资源要素共享。”杨正平说道。类似这样的公共科研平台在宁波国家高新区还有很多。科技资源在高新区的共享,受益的远不止园区内的企业,很多宁波甚至浙江的企业也纷至沓来购买相关服务。
为了更好的助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目前以宁波国家高新园区为核心,联合温州高新区正在积极创建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林贻泉表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至今已经遇到新的瓶颈,通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探索,来解决民营经济的转型发展问题,推动民间投资的创新,引导资金流入到科技创新创业上来,从而助推浙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浙江制造业再出发。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