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非遗保护创新为先取得成效

15.06.2015  12:17

  近年来,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始终以创新为先导,坚持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开展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传承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先后推出非遗普查宁波模式、非遗“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宁波现代非遗传承保护体系、非遗评估体系,非遗考核退出机制、非遗保护高校联盟等多个全国首创品牌。文化部两次在宁波召开全国非遗工作现场会,2012年宁波市文广新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进单位”。目前,宁波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象山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非遗普查“宁波模式”,全国推广

  一是组织机构完善,资金保障到位。2005年,宁波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同年8月,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共聘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系科专业及相关社会团体各类专家学者30余人。2009年,经市编办批准,市非遗保护中心在市群艺馆正式挂牌,成为该市非遗保护的主体业务机构,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6人。2011年,宁波市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挂牌成立。所有县市区相继单独或挂牌成立了保护中心,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目前,宁波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县、乡,以及与项目保护单位联动的三级保护网络体系,为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高度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全市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非遗的资源普查、项目保护、传承人保障、宣传展示和人员培训。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非遗保护专项经费, 200万元甬剧保护专项经费。各县(市、区)大多设立了非遗专项资金,其中鄞州区、北仑区每年各300万元,慈溪市200万元。据初步统计,2014年各级财政非遗保护投入超过2000万元。

  二是普查规范到位,流程机制先行。2003年至2007年间先后进行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查清了宁波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分布区域、个性特点等。该项不仅设计了一套易于操作的普查表,并且建立了一支覆盖市、县(区)、乡(镇)、村的普查员队伍,培训了4300多名业余普查员,同时采取了“村报普查线索、镇查重点项目、县做规范文本”的普查方法和工作流程,打破了普查的瓶颈。

  三是普查成果丰硕,探索服务延伸。宁波非遗普查实现了3000多个行政村全覆盖,上报普查线索20余万条,重点普查项目12000个。这一普查模式被命名为“宁波普查模式”,在2008年在宁波举行的全国非遗普查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并全国推广。在丰富的普查成果基础上,出版发行了《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149卷,《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11卷,《乡愁——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1卷,分别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为永久保管普查中的实物资料,宁波积极创建、充实非遗展示馆,公开展出收录的藏品数万件。目前,全市已建成50余家非遗展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二、“三位一体”长效机制,示范全国

  一是创建“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强调各级名录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相互联动,非遗展示馆建设国家、集体、个人相互联动,非遗生产性保护政府、企业、社会相互联动,非遗生态区保护整体性、传承性、持续性相互联动,形成“三位一体”保护体系。这一保护模式被文化部指定在2011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二是规范“三位一体”评审评估。有效解决了项目、传承(传播)人与传承(传播)基地相互脱节的实际问题。2010年,首次将“三位一体”保护的三大要素直接运用到第三批市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和评审中,并在2015年第四批市级名录评审中延续使用。与此同时,“三位一体”保护名单由宁波市政府发文命名,开创了传承(传播)人和传承(传播)基地由市级政府命名的先河。2013年起,宁波市又启动了非遗“三位一体”保护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对市级以上170多个项目、200余位传承人和传承基地进行评估,共遴选出25个优秀项目命名为宁波市非遗“三位一体”保护示范项目,146个项目为宁波市非遗“三位一体”保护达标项目。三是引入“三位一体”退出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虽明确规定了取消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的条款,但对项目实行退出机制并落到实处的,宁波是第一家。宁波市文化主管部门按照“三位一体”考核标准对项目进行综合考核,对不合格的项目、人员及基地,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依旧不合格的项目,退出市级名录体系。今年6月,市政府公布取消了26个项目宁波市级非遗名录。

  三、“非遗联盟”掘金高校,创研并举

  一是汇聚研究资源,提升科研实力。今年6月,宁波“非遗保护高校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单位囊括了宁波所有的重点高校。市非遗中心携手高校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在为高校非遗研究提供鲜活案例与典型经验的同时,更为该市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持,有助于提升该市现有的非遗理论研究能力,为宁波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二是整合非遗活动,加大传播力度。非遗高校联盟是宁波市文化部门与高校联手合作打造的面向高校的、专业的公益性非遗保护平台。在“非遗高校联盟”启动仪式上,宁波市非遗中心特别将第三届阿拉非遗汇搬进了宁波大红鹰学院的校园。以阿拉非遗汇为龙头,宁波的8所高校也将在市非遗中心的协助下,于6—10月期间推出十余场以传统曲艺、手工技艺、传统习俗等为主题的特色活动,让宁波非遗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在高校平台上得到强化与延伸。

  三是激发非遗创新,促进成果转化。非遗保护高校联盟的部分成员单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步引入非遗元素,并针对宁波非遗所面临的传承发展危机,推出非遗文化主题街、巧手妙作手工坊等创意实践,以项目为载体,将创意融入非遗产品开发。第三届阿拉非遗汇特别增设的非遗走秀活动,就通过泥金彩漆、金银彩绣、越窑青瓷等古老手艺与现代创意的结合,将传统手工艺巧妙融入时尚生活,给高校非遗创意项目带去新的灵感。宁波市非遗中心还将在高校与非遗传承基地之间搭建互通互助的桥梁,进一步促进高校非遗实践项目的成果转化,助推非遗传承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