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积极对接“互联网+”让阅读更时尚

18.05.2015  12:25

  宁波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积极对接“互联网+”概念,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托移动互联网及新媒体等渠道,把图书馆纸质资源搬到互联网大平台,有效提升了全民阅读实施效能。

  一是“互联网+书籍”抢占更便捷的阅读阵地。夯实基础,实现全民阅读阵地网络化。全市11家公共图书馆、9家社区(乡镇)图书馆实现联网,读者持一张借书证自由便捷地借阅500余万册书籍;全市共建成1764个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其中15家获得“浙江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基层示范点”称号;在全省首创推出移动数字农家书屋,仅慈溪市毛三斢村农家书屋就拥有80多台移动数字阅读一体机以及海量的电子图书、杂志、影视剧、讲座视频,自2012年9月开通以来借阅量已达7000余人次。

  二是“互联网+讲座”打造更互动的求知渠道。突破时空限制,把过去的小讲堂搬到互联网大平台。借鉴时下流行的“慕课”模式,以图书馆丰富的纸质藏书、数字资源藏书以及10余年来积累的“天一大讲堂”讲座等资源为依托,利用宁波文化网、中国宁波网、宁波干部党员学习网、宁波市图书馆网等平台,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推出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网上讲堂,并组织线上听后感、线下听友会等互动项目。其中仅在宁波干部党员学习网上“天一讲堂”视频学习人次全年逾10万,占全网站总点击人次的80%。

  三是“互联网+APP”实现更精准的定制传播。针对智能手机普及、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特点,逐步建成“掌上图书馆”服务体系,涵盖手机门户、短彩信、移动APP、移动阅读平台、公众微信号等完全免费的业务,方便“低头族”阅读资源分享和学术互动。2012年起推出全国首家手机图书馆,读者可以用手机随时检索馆藏纸本图书,访问并免费获取240万种中文电子图书、7000万篇中文期刊、8700万篇报纸、1.1亿篇外文期刊等海量资源,实现个性化定制借阅服务。今年初又开通宁波图书馆公众微信号,定期推送读书感悟、推荐书目、读书活动等本地读书信息,目前已有关注用户近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