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学院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
随着互联网+和中国智造2025的提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升级,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更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宁波工程学院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精神,探索为地方经济服务、提升师生服务能力。
一是顶层设计明确应用型定位。全校统一思想,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将“突出应用性和地方性特色”写入《宁波工程学院章程》;党代会决议明确应用型定位与争试点创示范目标;将“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纳入“十三五”规划总目标;2015年,学校党委下发《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行动纲要》1号文件,全面落实省委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学校、园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并积极申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建设项目》。学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6所应用型建设示范试点高校之一;投资3亿元的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公共培训平台已在翠柏校区中建成。
二是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为适应浙江省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宁波打造现代新型工业城市和港口经济圈建设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紧密对应区域产业结构。学校已有40个专业,工科专业占65%,经管专业22.5%,文科专业12.5%,应用型专业达到90%以上。学校建设5大专业群对接5大产业群,分别为机械专业群对接汽车、先进制造业,化工与材料专业群对接石化、新材料、能源产业,建筑与交通专业群对接智慧交通、建筑产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群对接互联网+、智能设备产业,经济管理专业群对接港口经济产业。
三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实施。学校作为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高校,协同产业在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试点专业实施“五个共同”培养学生,即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组建双师队伍,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进而推广到其他专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
四是运行机制确保应用型方向。学校建立和行业企业共建共管二级学院理事会(董事会)制度。通过建立校院两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评议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杭州湾汽车学院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象山县政府共建象山研究院。由于与地方和企业的合作,学校近年来横向经费一直占学校总课题经费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企业的经费在全国高校中进入前200名。
五是师资建设重视企业经历。学校通过“百名博士进企业活动”、“引进具有企业经历的实践指导教师计划”、“扩大企业兼职教师比例政策”、调整唯论文和课题的评聘与考核制度等措施的开展,打造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已占专任教师30%以上,一大批教师把企业中了解的最前线需求与新发展趋势反哺教学,并把科研和教学与服务地方需求紧密结合。
六是评价方向关注两个满意度。学校开展“两个满意度提升工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学校的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有显著提高,母校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两个满意度”提升工作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