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政府作为备受期待
为全面深入了解宁波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和民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听取民众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市统计局于5月份组织开展了宁波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和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并首次利用CAMI系统(计算机辅助实时面访)进行。调查在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鄞州区、象山县和余姚市六地同时进行,调查对象为18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社会认知度的普通社区居民。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宁波市居民的养老现状,宁波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期盼。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660份。
调查样本结构如下:女性占59.1%,男性占40.9%;18-30岁占8.0%,31-60岁占61.8%,61岁及以上占30.2%;高中及以下学历占74.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5.5%。
第二部分 调查数据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宁波市居民养老最基本的现状是绝大多数老人采取居家养老方式;养老服务业最大的问题是养老供需矛盾突出;对此居民最迫切的期盼是希望政府积极发挥政策作用,调整优化养老保障制度,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
一、宁波市居民养老现状
绝大多数老人采取居家养老方式是当前宁波市居民养老最基本的现状。
(一)92.4%的老人目前采取居家养老方式
调查显示,目前92.4%的老人采取居家养老方式。其中,62.0%的老人主要靠自己照顾自己,23.2%的老人由子女照顾,另有5.0%和2.3%的老人请保姆照顾或由专业组织提供上门服务。除居家养老方式外,另有2.9%和3.3%的老人采取“在养老院养老”和“家里和养老院自由来去”的方式(详见图1)。
图 1 当前宁波市老人养老方式情况
老人青睐居家养老方式的原因,79.2%的人认为是“自由方便”,62.6%的人认为是能够“享受家庭亲情”,33.2%的人认为是“居家养老省钱”,另有16.5%和13.3%的人认为是“没有合适的养老院可去”和“去养老院没面子”。
(二)超半数老人自己决定养老方式
在选择养老方式时,50.6%的老人是自己做主,39.4%老人要经过家庭商量,而由老人子女做主的比例只有10.0%。在选择自己的晚年生活方式时,多数老人体现出了较强的独立性。
(三)退休金是老人养老资金的最主要来源
77.7%的受访老人或家属表示“退休金”是老人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48.2%的受访者表示“历年积蓄”是主要来源,而表示“家庭成员或亲属资助”是主要来源的比例也有22.1%,相对而言,“保险”、“房租、股息等财产性收入”以及其他来源占的比例则小得多(详见图2)。可见,老人养老资金的来源还是比较单一,退休金水平对老人的养老质量非常重要。
图 2 宁波市老人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
(四)社区养老服务形式多样且评价较高
目前宁波市社区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养老服务,如组织文体活动,提供老年人集中就餐,提供心理关爱、定期巡访及心理疏导,提供生活用品配送,养老护理员入户护理,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服务等等,而且就服务质量来看,评价较高。有29.0%的受访者对社区提供的服务表示“很满意”,55.8%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满意”,两者合计高达84.8%。
二、宁波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当前宁波市养老服务业最主要的问题是养老供需矛盾突出,如养老机构入住难、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瓶颈制约。另外政府对社会老龄化的重视不够以及社会养老氛围的不够浓厚,也成为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养老机构入住难
受访者当中认为入住养老机构“难”的比例占39.1%,认为“比较难”的占38.2%,两者合计高达77.3%,只有22.7%的受访者认为“不难”。可见宁波市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二)居家养老服务受三大瓶颈制约
当前九成以上的老人采取居家养老方式,但是采取居家养老的老人中只有2.3%的人由居家养老服务专业组织定期提供上门服务,其余主要还是靠自己照顾自己或是由子女、保姆照顾。受访者表示,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存在三大瓶颈制约:一是养老机构为居家养老提供的延伸服务不够,选择比例为65.0%;二是居家养老获得的配套服务不够,选择比例为64.4%;三是社会组织、企业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少、收费高,选择比例为58.0%
(三)市民认为政府对社会老龄化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当前宁波市正在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当问及阻碍因素时,“政府对社会老龄化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被认为是首要因素,选择比例达56.7%;“资金紧张,财政投入不够”被认为是第二阻碍因素,选择比例为42.4%;“养老投资回报低、周期长,民资兴趣不高”被认为是第三阻碍因素, 选择比例为39.2%(详见图3)。
图 3 市民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阻碍因素的判断
(四)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养老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良好的敬老助老氛围。但是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目前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很好”仅占18.2%,认为“较好”的占40.7%,两者合计占58.9%;认为“一般”的占38.7%,认为“不好”的占2.3%,认为“很差”的占0.1%,三者合计占41.1%。可见,目前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尚不够浓厚。与此对应的是,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参加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活动时”,有4.2%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42.7%的人表示“看具体情况定”。
三、居民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期盼
积极发挥政府在调整优化养老保障制度、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和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是居民对发展养老服务业最迫切的期盼。
(一)积极发挥政府在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调查中市民对政府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表示了很高的期盼。当被问及哪些因素在未来会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时,80.6%的受访者首选“政府政策”;其次是“养老观念”,选择比例为51.5%;其他影响因素还有“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自身经营管理”等,但选择比例则相对较小(详见图4)。
图 4 市民对养老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判断
当被问及政府最重要的养老责任时,80.9%的受访者选择“调整优化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50.8%的受访者选择“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养老观念”;另外分别有49.7%和33.6%的受访者选择“制定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和“鼓励家庭承担起养老责任”。
(二)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
为加快推进宁波市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受访者认为应当多措并举,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建设:一是政府要更多地举办公办养老机构;二是要加快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三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四是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三)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市场
当前养老方式多样化,各类养老机构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对此,市民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的要求。调查显示,85.8%的受访者认为应当抓紧成立养老行业团体、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对养老服务市场的监管;85.5%的受访者认为应当通过民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手合作机制的方式,来解决民办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短板问题;73.6%的受访者认为为了促进公平,应当将国办养老机构收费市场化,和民办机构一样参与市场竞争,而对于困难家庭,政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渠道给予养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