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交通控股公司创新十招争创“全寿命”高速公路

22.07.2015  19:38

今年下半年,宁波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通控股公司”)自主管养的185公里高速公路将迎来全国性公路行业规格最高的“大考”——五年一次的全国干线公路大检查。作为宁波高速投建管养的“大当家”,交通控股公司用高效的管理、完善的硬件设备及行业内领先的科技确保宁波高速平稳健康运营。如今在管养方面,交通控股公司已历练出一支“超能路战队”,从“一路一项目部”到“片区化”管养模式的转变,一步步实现着重大跨越。此次国检,他们必将全力以赴,全面加强管养工作,力争在新常态下向着“全寿命”公路的目标迈进。

发展:深化养护成为重要“引擎

高速公路管养业务作为宁波交通控股公司“十二五”规划期间“投建管养”一体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板块,不仅是 “国检”的重点,更是履行国企职责,确保高速公路营运安全、畅通、高效的重要保障。从08年所属项目自主管养到一步步完善养护体系建设,交通控股公司一直在探索发展常态化的道路管养模式。

2008年5月1日,宁波人无不欢欣鼓舞: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缩短了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00公里!

当大桥在人们的期待中轰轰烈烈地投入使用后,交通控股公司对高速公路自主管养的探索悄然开启……

2010年起,交通控股公司在探索中确立了“投建管养”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方向,构建了下属宁波交投公路营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投营运公司”)和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交工集团”)分别为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的高速公路管养体系。

随着项目通车年限增加和管养里程的递增,近年来,交通控股公司不断深化养护体系建设,逐步创新管养模式,进一步明晰及优化了管养职责,公司的综合管养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走向了全面、科学、高效的发展道路。

成就:养护项目七年蝉联省级第一

交通控股人向来用实力说话。管养工作不断取得突破,2014年更上一层楼,不但收获了行业荣誉,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在浙江省公路管理局2014年度全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中,宁波交通控股公司管养的高速公路名列前茅。其中,在全省交通流量较大的17条高速公路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综合排名荣列第3;宁波绕城东段在交通流量较小的21条高速公路中排在第4名。在2012年后通车但不排名的9条高速公路中,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按得分位列榜首。交通控股公司所管养的高速公路路况总体排名较往年有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由宁波交通控股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依靠其自主技术创新实力,在全省高速公路养护考核中连续七年获得第一。

作为管养工作的实施平台,宁波交工集团积极推进小修专业化研究,重视向科技要生产力,并出台的《雷诺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工法》被评为国家二级工法,这代表了国内施工工艺标准的最高水平。此外,交投营运公司还蝉联了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授予的“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荣誉;去年,交投营运公司还在宁波市公路管理局组织的首届高速公路“好路杯”考评中取得第二名。

从设想到实践,从量变到质变, 2014年,交通控股公司在适应于长效、稳定的管养发展模式下,再次提出“创新十招”,为打造“全寿命”决策管养高速公路而不断努力。

创理念:预防性养护践行“全寿命”理念

如何有效降低养护成本,延长公路大修周期,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是交通控股人长久以来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宁波交通控股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系统开展预防性养护科技研发,继2102年在国内首次引进大幅提高抗渗水性的英国“雷诺锋”渗透养护技术后,又尝试性应用了精细磨耗层、薄层摊铺、防渗漏桥梁伸缩缝等工艺对沥青路面进行预养护,铺开了一张无死角的“预防网络”。

去年杭州湾大桥南接线、宁波绕城东线、象山港大桥及穿好高速四个路段预防性养护投入就达1510万元,养护成效显著,其积极践行的“全寿命”理念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公司还建全了完备的巡查制度。在每条管养路段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查,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隐患排查能力,切实将病害消除在“萌芽期”。

重投入:资金、人力、设备齐增长

作为宁波市交通基础设施主要的国有投融资平台,保障高速公路安全、平稳、顺畅运营,为车主营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是交通控股人的首要社会职责。为此,交通控股公司不遗余力,始终坚持“大投入、高产出”保障管养工作快速发展。

设备方面,5年前,宁波交工集团养护专业设备原值还不足70万元。经过三年的大幅投入,目前公司先后投入路面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桥检车、综合养护车、道路清扫设备、冬季除冰雪等设备,设备原值已超过3000万元。

人力方面,去年公司管养人数总和已达500余人,已初步形成一支适合公司实际管养模式的,结构合理、分工明晰的管养人才队伍。

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经过近5年持续投入,目前已初步构建起高效、完善的养护网络。截止14年12月,公司共设置养护驻地6处,其中中心驻地1处、生产基地1处、养护站4处,有序承担各路段养护、应急保障任务。

立规划:综合养护规划统筹未来发展

根据《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15年宁波市将全面掀起高速公路的建设高潮,届时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超1000公里。

作为全市公路管养规模最大、管养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宁波交通控股公司审时度势、提前谋划,系统开展养护规划体系建设工作。2012年,公司探索性地编制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2013-2017)养护规划大纲》,有效指导该项目管养工作长效、有序发展。去年6月,公司开展了养护综合发展规划研究,着手编制《宁波交投公司养护综合发展规划(2015-2030)》,对公司未来15年管养工作发展目标等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同年,宁波绕城高速东段、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和穿好高速等项目养护规划也全面启动编制。养护规划体系建设的有序推进,既有效提升具体项目决策科学性,又进一步促进交通控股公司管养工作科学可持续发展。

拓专业:小修专业化养护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路面产生坑洞病害时,按照常规施工工艺是先利用小型机具坑槽清理,再现场拌料填补、压实等工序。这些传统方式工作效率低,质量也难以控制。去年,交通控股公司针对上述坑洞修复等小修内容,研究并摸索出一套“沥青路面一般缺陷小修专业化”施工工艺。通过成立一支经验丰富、作业技能强的专业化队伍,购置一批W35DC型铣刨机、山猫多功能滑移式装载机、沥青保温运输车等小型专业机具,“量身定制”一套专业的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有效提升病害修复效率、提高修复质量。此举受到了省市相关技术专家的一致肯定,在全省交通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聚优势:片区化管理整合境内管理和技术优势

随着养护工作的不断创新推进,长久以来实行的“一路一项目部”的养护模式,其资源配置不合理、协同工作性弱等弊端逐渐显现,无法适应日趋递增的管养里程。为此,交通控股公司结合宁波市高速公路布局特点,未雨绸缪,于去年年初开展养护 “片区化”养护管理模式研究,目前已取得较好效果。

所谓“片区化”,就是整合养护资源和技术,根据服务半径和资源配置情况,将所辖养护区域分成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块。公司明确了“中部先行、逐步建成”建设时序,将力争在3-5年内全面形成“片区化”管理模式。

目前,宁波交通控股公司中部片区养护中心已正式成立,负责对宁波绕城东段、穿好高速、宁波绕城西段和甬金高速宁波段等项目实行区域管理,养护里程长达164公里,占养护公司现有养护里程的55%,有效整合了上述项目人才、设备及资源整合,养护效益也大幅提升。

明职责:制度建设明晰养护管理职责

交通控股公司项目自主管养以来,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管养制度体系建设,并一直将其作为提升管理效率的突破口。尤其是2012年以后,随着管养里程增加,为进一步明确公司体系内单位职责分工,明晰各养护等级工作界面、规范养护作业流程,交通控股公司制度建设力度空前,通过颁布、实施《关于完善高速公路养护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公司养护一体化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制度建设所带来收效也十分显著。目前涵盖工作类、技术类和管理类三大类的制度体系已初步构建,有力地支撑管养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固合作:加强长期合作提升决策科学性

2014年9月,交通控股公司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宁波市交通设计院承担公司养护专项3年设计任务,实现了市域内交通行业“强强合作”,同时也开启了公司构建长期合作设计单位的工作机制。

以往,高速公路养护专项设计,按“一项目一招”确定设计单位,设计发包工作量大,既不利于设计单位管理,又因频繁调整单位,很难保证设计方案连续性、科学性。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宁波交通控股公司经过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引入设计长期合作机制,通过固化设计单位及延长设计服务年限,一方面给设计单位提供了全面、系统、及时掌握实际路况的机会,有效提升项目设计方案质量及预算准确性;另一方面提升设计服务水平,实现养护工程“专人专岗”跟踪设计,为项目全过程提供设计服务,及时优化设计方案;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各项目专项养护发包周期,确保养护计划执行率。以今年为例,目前所有的专项养护均已在一季度内完成发包,效率比去年同期明显提升。

严检测:所有养护决策靠数字“说话

科学的养护决策体系应以路况检测数据为基础。为此,从去年起交通控股公司系统开展检测工作,并在养护决策中初显成效。首先,公司加大了检测投入,进一步提高了检测频率,通过引入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各条高速公路的路面、路基、交安设施等特殊结构物进行全年跟踪检测,其他结构进行每月动态监测和一年一次的大检测,远远高于交通运输部要求的“三年一检”;同时,结合宁波地区跨海跨江特大桥多的特点,公司依托高校科研力量,承担大桥健康监控系统的数据检测以及日常数据的维护和分析,确保重要结构物运营安全;另外,公司还有序地推进了自身检测能力建设,谋划体系内宁波交工检测公司发展之路。在原有的检测资质基础上,公司在去年加大自动化、智能化检测设备的配置和更新,投入近400万元配置了多功能道路检测车、裂缝综合检测仪,大大提升公司养护自检能力。

保路况:应急机制建设趋向完善

除了道路日常管养之外,交通控股公司还具备一个完善健全的的养护应急保障机制。其中的最主要手段是“联勤联动”是其中最主要的保障手段,最早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试点成功。

无论何时,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就会在第一时间启动,由交警、路政、养护、施救、服务区等相关单位的人员共同组建的“联勤联动小组”会在半小时之内到达现场进行现场的清障和事故处理。目前,除交警和路政人员之外,公司的南接线“联勤队伍”超过60人,设备齐全。

去年3月,“联勤联动”机制又成功推广到了象山港大桥和穿好高速。

作为应急抢险任务的“常备军”,宁波交工养护公司目前已经按照“一路一队”的原则配备的应急队伍、储备了应急物资,并且建立了应急保障组织体系和应急与响应行动方案。他们主要承担高速免费通行保畅、灾害天气抢险、应急事故抢险等社会公共责任,青川援建和余姚水灾救险都有他们的身影。

此外,宁波交通控股公司还系统地开展了应急场站体系建设,去年率先在云龙互通试点建设应急基地,有效提升了象山港大桥等南部片区项目的应急保障水平。

树保障:用科技实力支撑管养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管养工作科技支撑力,应对日益复杂养护病害,去年5月,宁波交通控股公司正式成立了技术中心。作为公司决策技术的咨询机构,该中心的正式成立,进一步整合了公司的技术力量,尤其是充分利用了宁波交工集团丰富施工技术资源,为管养工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力。

另一方面,交通控股公司高度关注行业发展要求和最新趋势,开展了一大批先进养护“四新技术”研究,部分已实现科研产业化。在2014年公司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投入1500余万元开展“沥青冷再生”、超薄磨耗层等课题研究及应用,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及科技创新政策;在象山港大桥及接线项目投入30万元对“PVF薄膜缠包技术”等新技术,针对性地开展斜拉索在应力腐蚀、疲劳腐蚀及金属腐蚀多重作用下缆索系统使用寿命研究。值得一提的是,“雷诺锋”渗透型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还在去年取得了国家级工法。养护科技地不断创新,给交通控股公司管养工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