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钱湖:守护游客“舌尖上的安全”

30.09.2015  11:43

 

  国庆长假旅游旺季就要到来,东钱湖小阿四农家饭店一下增加了3个清洗水池。“节日游客特别多,每天要卖100斤蛳螺。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水产品不能和其他食品原料共用一个水池清洗,所以,我们不得不增加。”这家农家饭店老板王群说。

最近一个多月来,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对全区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环节开展暗访突查行动,促使700多家食品经营者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让游客在东钱湖吃的放心。

   每天现场突查餐饮  当场立即进行整改

  上个星期五,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3名工作人员突然出现在辖区一家中型酒店的中央厨房,打开冰柜发现有7盘过夜的白切鸡块,走进仓库发现有1瓶无商标的泡仔姜,来到烹调场所发现盛装食品的塑料盒没按要求消毒,打开食品存样冰箱发现放样品的容器没有盖子。

  “这些问题对食品安全都有影响,你们马上要进行整改,请你现在就到厨房来。”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食药科科长董晓峰在检查后立即电话通知这家酒店的相关负责人。在现场,检查人员把整改的要求一一告诉负责人,当场指导和监督整改,直到问题解决。

  8月份以来,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接受接待陪同、直奔现场的方式,大力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每天有二个小组分头下去突击行动”,董晓峰介绍说,9月份检查了76家餐饮经营户,共发现问题餐饮户21家,其中依法对问题较严重的2家进行了查处。

   深入偏远边角地带  严打地下作坊加工

  有一段时间,东钱湖南岸线一带景区有人向游客叫卖鸡翅肉串,在餐馆较为集中的三角地新街有人摆摊销售猪头肉。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执法人员在巡查时,高度重视这一可疑问题食品,经三番五次打听,是地下作坊加工的食品。

  “要杜绝这些问题食品,最要紧的是打掉地下加工作坊。”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规范管理科科长史伍平介绍说,他们足足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东钱湖的一些偏远边角地带巡查,终于找到了11家加工鸡翅肉串、猪头肉、血豆腐、豆制品的黑作坊。

  “这些加工作坊白天不生产,晚上通宵干,我们只有在晚上开展行动。” 史伍平介绍说,7月份,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联合公安部门,连续3个夜晚分别在隐学山庄、方水村、前堰头村开展打击取缔行动,彻底打掉了这些地下黑作坊。“现在可以讲,在东钱湖景区,看不到这些黑作坊加工的食品。”史伍平很自信地说。

  同时,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对无证照餐饮经营户进行了专项整治。史伍平说:“始终保持了强有力的打压态势,上个月,取缔了7户无证照餐饮经营户。

   严格监管流通环节  重重处罚问题食品

  “现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相当重,我们放在货架上的“六个核桃”,只是超过保质期三天,就被罚8000元。”在景区经营一家超市的负责人说,“管得特别严,对问题食品不及时处理就要重罚。

  东钱湖有食品流通零售业近500家。如何管好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让游客买到放心的食品?东钱湖市场监管分局食药科人员余维泽介绍说,他们对食品流通这一块的监管做到了“四严一多”,即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严格各项自律制度,食品抽检批次多。

  “比如,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方面,我们决非不手软。前两天在检查一家超市食品,发现有些面包没有标识,我们从重给予处理,也罚了8000元。”余维泽说,对超市商场食品的抽检批次达到200多个,给5个抽检不合格的食品进行了重罚。“10月1日起,我们将严格执行新的《食品安全法》,对问题食品的罚款金额将高达到30倍货值。”余维泽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