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8月2日电(记者 李佳赟)8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合唱团的成员们从北京回到宁波,作为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中惟一一支社区合唱团中的一员,胡林国回忆起合唱节中的场景,仍心潮澎湃。
7月28日晚,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合唱团50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合唱界大龄草根”身穿统一服装,优雅自信地立于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老年混声组决赛的舞台上。
“呜呜呜……”女高、女低声部深情、温柔的无伴奏吟唱拉开了《不了情》的序幕,接着男高、低声部适时加入,随着四个声部相互配合,曲折缠绵的音符犹如被一条情感之线牵引,幻化成曼妙统一的“魔音”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听者。
“虽然我听不懂中文,却仿佛在你们认真、努力、共鸣的声音中读懂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来自美国的音乐教授上官贤瑜在赛后这样点评社区合唱团。
“十六年磨砺终成器”,凭借《不了情》等三首不同风格韵味的参赛作品,最终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合唱团这支业余、社区型的合唱团通过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的专业测评,获得“银奖”。在颁奖典礼上,一手组建起这支合唱团的团长、总浦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郑时梅热泪盈眶。
1999年,郑时梅和社区工作者们将合唱爱好者组成了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合唱团,并固定时间进行排练,这一练便是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十六年,团员也从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百余人,并陆续在省市甚至全国的各类比赛中斩获奖牌。
合唱团“元老”胡林国表示,“合唱要唱得好听,需要百来号人统一成一个声音,没有杂音。每一张口中,既是你的声音,也是他的声音。现场聆听时,那声音像是从胸口里直接蹦出来的,即使没有背景音乐的陪衬,也能在观众面前展现出立体动人的场景。”
为了练好合唱,这群几乎没有音乐基础的“高龄门外汉”将每周二作为集体排练时间,由专业的声乐老师对成员们的发音、音准、气息控制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
除了集训,成员们还私下组成一个个“互帮互助组”,有的负责听音正音准、有的负责纠正吐字不清晰,有的则在气息控制上互相切磋。此外,各个声部的成员们还会不定期举行声音搭配调和训练。
“他们可能在音乐基础、演唱技巧上不如专业的合唱团,但他们对合唱的热忱弥补了专业上的不足。”担任该合唱团指导老师的赵人辉告诉记者,“别看他们很多都已经六、七十岁了,但一唱起歌来,劲头十足,有时候为了将一个音发到完美,他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反复练习,这种毅力让人钦佩。”
“以‘合’取胜,‘和’最动人。”该合唱团团长郑时梅说,“我们展示的是艺术、是歌喉、更是一种社区居民和谐的精神。”郑时梅告诉记者,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这支社区合唱团还将在更高的舞台上唱出“草根居民”最动听的合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