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青春期孩子的蜕变 要主动改变和孩子交流的方式
孩子到了青春期,心理层面上有两大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性意识的觉醒。这个时候,孩子和家长从心理上开始分离,孩子有强烈的身份需求,希望和家长“平起平坐”,并要求建立新的关系——平等对话的关系。
家长们都有这样的感受:用以往的方式和孩子对话,如同“鸡同鸭讲”,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比如,当孩子光顾着看电视而不去做作业时,家长以前那句颇具威慑力的“不要看电视,快做作业”,对付小学生很有效,但对付青春期的孩子却只会换来白眼和甩门,一副堂而皇之的逆反态度,这究竟是怎么了?
遇到孩子逆反的情况,家长应感到高兴,这说明孩子的心理开始独立了,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如果说原来的交流模式是“我说你听”,那现在的孩子则进入了需要“对话”来交流的阶段,家长可以换一种对话口吻——“今天作业多不多,你觉得来不来得及做?”。家长需要改变语气语调,不用感叹号,少用句号,多用问号。
家长还要改变的是“讨论的方法”。比如一个成绩很一般也不够努力的孩子说要考某某名校,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大放厥词”,甚至还嘲讽说:“你觉得自己有本事考得上某某学校吗?”这种方式会让孩子产生“你不尊重我,和你没话说”的感受,导致对话无法进行下去。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大人能认可自己,所以家长不要否定他的动机,比如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引导:“我知道你很想考进这所学校,但你努力的方法可能还有问题。”
筑好青春期的“三道防火墙”
青春期,同时也是“性等待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性发育了,但还没有自由性行为的权力。在性发育过程中,孩子会有性冲动,当这种“自然本能”流露出来时,孩子往往会很迷茫。家长的任务,就是要指导孩子学习调控、调适这种“本能”,告诉孩子哪些是合理的释放方式,哪些是不合理的。
为此,家长要筑好“三道防火墙”。
第一道:不去不安全的环境。家长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安全的环境。男女生之间可以交往,大方交往。但是,要群体交往,减少个别交往。群体交往可以使性压力得到释放,相比之下个别放电就比较危险。孩子在青春期时,家长可以组织年纪相仿孩子的家庭活动,男孩女孩一起玩,让他们的性压力通过群体活动释放。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个别交往中,任何一个性刺激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都很危险,所以需要引导孩子不穿太暴露的衣服,不讨论性话题,男女一起不看与性相关的视频。
第二道:学会拒绝。告诉孩子,在和异性交往时要会判断,如果遇到对方进行性挑逗,要学会尽早“刹车”,当别人有不合理要求,一定要学会拒绝并明确表明态度。
第三道:给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的成长是试错的过程,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果真的做错了,父母也许会有情绪,但一定会帮助你。一旦遇到麻烦事,一定要记得回家。
孩子的青春期,就生理角度来说,处于“养土育种”时期,家长必须注重孩子的生殖健康,给孩子相应的指导。关爱孩子的生殖健康,这对整个家庭来说,也是关系到家族生命延续的大问题。
对女孩子来说,要“养土”,要让子宫、卵巢健康地发育。有些女孩子临到考试例假就不来了,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卵巢功能不佳。例假是女孩生理发育的晴雨表,一定要关注。在持续的压力下,女孩子可能会内分泌失调。如果女孩例假不来,请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学业上的压力,让孩子缓一口气,要知道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于男孩子来说,要“育种”,要保护精子健康发育。家长需要让孩子了解精子存活适宜的温度,一定要让孩子注意不要穿不透气的牛仔裤,不要洗桑拿浴、少洗热水盆浴。
帮助孩子 找寻价值感的平衡
孩子在青春期阶段,常常会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为了寻找这个答案,孩子会通过同伴价值感、同性价值感和异性价值感三种途径来判断自己的存在意义。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早恋”。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喜欢某个人,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某种感觉”,需要在两性交往中体验“异性价值感”。
同伴价值感、同性价值感和异性价值感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自动平衡的关系,如果有一种价值感下降,对其他的价值感需求就会上升。有些家长特别喜欢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一比,孩子的“同伴价值感”降低了,另外两个价值感需求就会相应增加:孩子会寻求同性价值感的提升——男生打架(比力量)、女生打扮(比形象);同时,孩子也寻求异性价值感的提升。所以,家长要看到孩子出现这些行为背后的诉求是什么,了解到这是因为孩子的同伴价值感降低了。
尽量不要降低孩子的同伴价值感,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和异性很要好,拆不开,这说明孩子的同伴价值感和同性价值感不够,这时候异性价值感就好像“救命稻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硬拆”,而要想办法提升同伴价值感。比如让孩子学着动手做饭,赞扬孩子很懂事,给孩子更多自信。同样,要提升同伴价值感,家长可以和老师协商,让孩子尽快在同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主办
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
杭州日报
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不能完全托付给学校教育。
在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要素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因素。孩子智慧的形成因素中,常识与经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常识主要由学校教育完成,而经验却必须由家长培养。
家长们既要关注孩子正确、积极的经验积累,也要帮助孩子改变不良习惯。我认为,培育好孩子不外乎三个方面:建立好习惯、培养好心情和培育善良心。
很多家长说,到了小学高段,原来很听话的孩子,突然像变了一个人,老是跟家长犟着;在中学阶段,孩子读书辛苦,家长也过得特别辛苦,这个本认为该长大懂事的孩子,却变得“无法对话”了。
青春期的孩子,让很多家长头痛不已。事实上,小学和初中的衔接,不仅是孩子需要面对的衔接,而且也是家长需要面对的衔接。小学阶段是建立关系的关键期,中学阶段是处理关系的关键期,家长们应担负起更加重要的指导责任。
| 今日主讲 |
韩似萍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 中心思想 |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处理好青春期性成熟的几个问题:性好奇、性幻想、性冲动、性自慰。青春期需要家长理解并且帮助孩子调适心理,把握孩子青春期的心理需要,比如,学着自己怎样去适应这世界,接受身体生理上的变化,探索自己的人生应该追求什么。同时,界定好自己相对于同性、异性和同伴的身份。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字整理 徐墉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