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忘带课本,家长送不送

26.12.2014  17:04
              孩子从小随我们在日本长大,5岁回国之前,吃饭穿衣都是自己来,还会自己整理玩具,吃完饭后自己收拾碗筷。但孩子回到外婆的怀抱后,所有本来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都被外婆一手包办了。比如现在天气冷了,外婆怕孩子冻着就帮着穿衣服,碗里的饭还剩几口,外婆也会帮着喂。有了大人的帮忙,孩子渐渐觉得有些事跟自己没多大关系,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责任意识越来越差了。
              孩子忘带课本,家长送不送
              老师说,培养责任意识,还靠家长放手
  记者求证——
  责任意识,这个词组近年来频频在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中被提起。然而对一个孩子说“责任”,有多少能够真正理解呢?前天,在杭州东园小学,下城区教育局开了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年会。其中一个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杭州市教科所副所长、德育特级教师韩似萍说,如今带孩子出国旅行感受外国教育的家庭非常多,但回到国内后怎样让孩子付出实际行动,多放手给孩子机会,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她举了一个例子:现在闹钟基本上放在大人房间,冬天很多孩子早晨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可以试试看,把闹钟放到孩子房间去,告诉他们只有一个闹钟,让孩子叫大人起床,效果肯定会不一样。家长要给孩子们一个承担责任的机会,让他们好好表现。所以,在韩似萍看来,有时孩子缺乏责任意识,根源在家长。
  讨论中,有位老师就提到了一个身边常发生的事情:孩子忘带课本了,家长要帮孩子送到学校吗?
  “我是语文老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忘带课本的情况,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有些孩子忘带课本,一个电话打回家,家长马上就气喘吁吁地送来了。”杭州青蓝小学的陈岚老师发现一个规律:家长常送,孩子常忘。“但也有一些家长比较坚定,不管孩子如何闹,就是不送,让他们被老师批评,这样的孩子发生一两次状况后,基本上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陈老师说,这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式,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如果家长一直帮着,孩子也许永远都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