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术话语体系须从中国实践的源头汲取活水

02.06.2016  05:43

              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准和创新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就须拥有自己的根基、灵魂和品性,而这一切都要表现为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学术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鉴于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功力不足,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等状况,提出了“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24字建设思路,这为我们在历史新起点上着力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运用解释范畴和话语方式表达着自己时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如何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语境,着眼世界思想文化的前沿,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准确把握所处时代的根本问题和发展趋势,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主题,用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对于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解释力、支撑力和引导力,已成为当今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亟须研究和应对的紧要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要把握现代中国学术话语的具体现实境遇。离开对现实境遇的把握,我们将无法深刻地切准中国学术话语的核心问题。解读中国学术话语的本质性内涵,要在一种力图达于社会——历史内容的理解要求中,将其置放到古今转化、中西互动这样一个更为广泛而深入的领域去加以领会和探索。是故,我们不可能撇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撇开自“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习近平语),而以一种实质上缺乏历史性的实践和实体性内容的抽象“理想语言”来构造出某种学术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要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始终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强有力地“在场”,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合理的价值论和有效的方法论,应当也能够在对当代中国问题的深度关注、合理破解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要正视一些学科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而将西方话语奉为圭臬的食洋不化。要警惕西方话语霸权背后蓄意制造意识形态和学术的割裂,并把马克思主义归入意识形态而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危机。要夯实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学理支撑,摒弃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确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标准的客观坐标,建立相应的核心学术话语,使其不致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要找准中国话语体系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位置,防止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理论缺席和学术话语的主体性失落,使中国发展理念、中国实践经验凝聚成具有感召力的时代话语,推动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并对国际话语体系产生影响。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要坚持本土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恪守中国价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显然不能简单依附西方理论范式或延续西方现代性逻辑,不能用西方社会中成长的话语理论来衡量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以适西方理论之履。为此,一方面,我们须昭示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分量、思维成熟度和对于人类社会探索的深广度,要怀持笃定的文化自信,注重从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体认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文化基因和生命意志,善于在历史传统中寻求有生命力的话语资源,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找准传统文化与当代语境的切合点,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中滋养学术自觉性,激活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和表达。另一方面,要走出“鹦鹉学舌”的叙事困境和迷思,尽快摆脱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深、讲透、讲活中国故事,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融通中西的全球性话语策略阐释中国价值,并彰显中国学术话语的世界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要深深植根于中国实践,善于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伟大实践的源头汲取理论创新的活水。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封闭的概念推演和抽象的逻辑论证,也不是“寻章摘句”之学。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统一于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发展规律的“秘密”只能到实践中去探求,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创新能力,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实践是理论的最终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度重视把握中国实践对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所起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这也是提升中国话语学术品性的根本路径。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所说,“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无疑,中国实践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惟有深深植根于中国实践,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中获得有益滋养,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主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源头汲取活水,方能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为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担当意识、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要以对于中国问题的发现、聚焦、回应为基点,在真切关注中国实践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重新审视研究过的问题,在全面客观分析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持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学术话语体系,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担当学者责任。

作者:罗永宽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