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开讲中国古代服饰背后的冷知识
以前古人是怎么穿衣服,怎么走路的?
昨天,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在上海书展上进行了一场《中国服装史上的四次大变革》的演讲。
他说,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除了“食”还保留传统与特色外,衣、住、行各方面都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这种背景下,回顾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有其意义。”
与此同时,他还带来了新书,叫《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服装的起源是多元的,日本有贯头衫、印度有纱丽,而华夏民族早期的服装形制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头上梳发髻,前襟向右掩。
他说,“上衣下裳”的服饰中,裳(裙)里没有内裤,裤裆处只缠一块布,叫作“裈”。因为服饰的原因,所以,对坐姿也有要求,不会坐和乱坐,都是不懂礼貌的行为。
比如,两腿伸开,两膝微曲地坐在席子上,身体便不能被完全遮掩,很容易走光,这种坐姿被称为“箕踞(jī jù)”,被认为是极度失礼的,只有对看不上的人才会这么坐,带有轻慢的意思。
《荆轲刺秦王》里,就写到荆轲刺秦王不成,“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因此古人一般是跪坐,下裳能遮住身体,保持礼貌。”孙机说。
而下裳外面还有一个类似围裙形状的“巿”(fú),先秦时,贵族将长长的组玉佩挂在胸前、搭在巿上。
玉璜、玉珠等玉件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组玉佩,既有装饰功能,又是贵族身份在服饰上的体现之一。
孙机说,这种现象与当时贵族的步态有关,身份越高,步子越小,走得越慢。
到底有多慢呢?孙机这样解释:祭祀中,天子、诸侯行走时,迈出的脚应踏在另一只脚所留足印的一半之处,有点像日本妇女的小碎步。大夫的足印则一个挨着一个,士行走时,步子间就留下一个足印的距离了。
身份越高,挂的组玉佩越长,因为长长的组玉佩可以让步伐慢一点再慢一点。
孙机还讲了乌纱帽的由来,“唐朝人一般戴幞(fú)头,这是一种方形的包头软巾,由鲜卑人的头巾改进而来。”
孙机说,宋朝时就成了“展脚幞头”,两边会长出两只细细的“翅膀”,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包拯的官帽。发展到明朝,幞头就成了乌纱帽。
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昨天现场,就有读者提出,中国应有自己的“国服”。不过,孙机认为“不太容易”。
“‘国服’应该是从民间、社会生活里自然而然产生的。如果恢复宽袍大袖的传统服饰,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此外,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穿一个民族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