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失踪”暴露监管漏洞 银行不能简单将责任推给“内鬼”
日前,杭州、南京等多地储户银行存款接连“失踪”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月4日,银监会相关人士发布文章《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称目前银行存款不存在丢失、失踪状态,提醒储户不要贪图高利息,以防被骗。银行存款失踪,虽然与储户自身风险意识不够或者贪小便宜有关,但也暴露了银行内部管理的漏洞。因此,不仅储户要提高风险防范,银行自身也应加强管理。
“内鬼”作案,银行应自查漏洞
储户存款被骗的案子以前也有发生。从公安机关事后的案情披露来看,原因各不相同,有社会人员冒充银行人员的,也有的是银行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诈骗,还有银行员工单独骗取客户存款的。
我们看到,部分案件中有“真银行”的影子,比如嫌疑人本身是银行工作人员,或与银行工作人员有关联,利用银行的场地或招牌进行诈骗,这无疑加大了储户资金的风险。杭州联合银行42名储户的9500多万元被盗案,虽然与储户被高额贴息吸引有关,但也暴露银行自身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从存款失踪的许多个案来看,作案者或通过联网网络下手,借助计算机网络犯罪手段转走储户存款,更多的是通过银行内部的“内鬼”了解储户存款信息,包括最为关键的印鉴、密码等信息,转走、取出存款。
就前一种情况来看,作案成为可能,是因为银行的系统、网络安全性不足,储户对此并无半点责任,银行当然应当赔付存款,部分损失则可以向安全系统供应商追偿。
而后一种情况,“内鬼”盗取储户存款信息及存款金额,必然有赖于其职务身份,才可能获得相关信息及业务操作的授权,因此,银行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到犯罪分子个人身上。
监管部门也该打好安全“补丁”
近年来,银行理财和代销产品违规销售案件多发,“存款变保单”、存款“失踪”的报道频见报端,这无疑损害了公众对银行的信任。
一些储户误把理财产品当储蓄,固然与其理财能力不够、风险意识不足有关,但某些银行网点内部管理不到位,也难辞其咎。一些银行过于追求眼前利益、盲目扩大业务范围,而监管制度流于形式。个别员工销售理财产品的流程不规范,对产品性质的介绍和风险的提示并不明确,以至于不少储户误把理财当“定期”存款。
要从源头上杜绝“被骗”事件发生,银行必须进一步规范销售流程、做好风险提示,对已销售的产品做必要的回访。银行还应加大对违法违规员工的处罚,对触犯法律的员工,绝不能为了撇清责任,简单地开除了事,而应严格自查自纠监管责任。
监管部门也应建立严厉的问责机制和前瞻性监管措施,对相关网点负责人要切实问责,对销售过程加大监督力度。
此外,伴随着技术发展,支付方式也在不断增多,选择使用手机、网银等支付方式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打储户存款主意的骗子也多了。如何保证账号中资金的安全,除储户自身应加强防范外,金融监管部门也该负起责任,为储户存款安全“打补丁”。
毕竟,银行储蓄关系到亿万家庭,每一起“被骗”案件都让公众多了一份不安。我们期待银行的内部管理能够严些、再严些。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