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茅威涛很不舍的原生代《五女拜寿》要封箱了
从杭州出发,在杭州落幕,“小百花”30周年即将收官
从杭州出发,在杭州落幕。去年5月,茅威涛主演的新编越剧《二泉映月》,在杭州剧院轰轰烈烈地拉开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30周年巡演活动的大幕。如今在巡演了一年,足迹踏遍北京、上海、常州、广州、南京、香港等十余个城市之后,“小百花”30周年巡演的收官演出,也将回到出发的原点杭州剧院。新编越剧《二泉映月》、新版《梁祝》、奠基力作《五女拜寿》,3台剧目4场演出,为这个女子天团的30周岁庆典画上圆满句号。
最让人不舍的是,这一次,原生代《五女拜寿》也要封箱了!
3年前,同样也是在杭州的5月,茅威涛扮演的翩翩书生张生,与颜恝扮演的美艳相府小姐崔莺莺牵手相依,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上演了《西厢记》的封箱演出。封箱那一刻,茅威涛与颜恝的眼中都含着泪光,茅威涛说:“大家说好不流泪的,但依然忍不住!”可不是,20年牵手《西厢记》的日子,在此刻,芳华绝代已成经典。
3年之后的5月24日,这场最不愿意谢幕的戏——原生代版的《五女拜寿》也将迎来封箱。对于这部戏,“小百花”的掌门人,团长茅威涛是极度不舍的,因为“《五女拜寿》之于‘小百花’,就像话剧《茶馆》之于北京人艺”。
1983年,从当年的“越剧好声音”选拔赛——被称作“小百花”的浙江省戏曲会演中脱颖而出的28位年轻演员,组建成“浙江越剧小百花赴港演出团”,将浙籍当代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先生创作的《五女拜寿》搬上舞台——该剧称得上为“小百花”量身定制。小百花当年的见证人、87岁的著名评论家沈祖安回忆,其实顾锡东当年最先写的本子是《汉宫怨》,只是基调过于悲情,于是到香港的演出,换成了热闹喜庆又大团圆的《五女拜寿》。
1983年11月16日,香港新光戏院,《五女拜寿》以其青春的阵容、时尚的风貌,迅速征服了在场观众。演出现场佳丽满台、花团锦簇,“香港是我们的福地,当年我们在香港一炮走红,就相当于是现在的超女,如果有商业代言,那最热的代言肯定都找我们做。”如今回忆起来,53岁的茅威涛无比骄傲。
从此,“小百花”的名号一炮打响。1984年9月,《五女拜寿》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并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在都市的剧场里,在城镇的影院中,在乡村间的流动电影放映机前,伴随着剧中人喜怒哀乐度过的一个个午后和夜晚,《五女拜寿》凝聚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这真是为了那群掐尖的小百花专门写的戏,顾伯伯一点点把每个角色都丰富了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戏份,但都很平均。难怪著名戏曲评论家傅瑾会说,这部戏“有最好的龙套,却没有主角”。应该说,这个戏最大的看点莫过于流派纷呈,行当齐全。30多年前,方雪雯扮演俊朗明亮的三姑爷,何英扮演的贤惠识大体的三小姐三春,何赛飞扮演娇俏可人的丫鬟翠云,以及如今还坚守在一线的茅威涛扮演的邹士龙,董柯娣扮演的杨继康,给人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在去年30周年后的重聚时,虽然最后好几朵金花没有重现,但是董老爹铿锵的唱段和茅威涛帅气的扮相,还是让人有瞬间重温旧梦的错觉。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尤其是已经55岁的董柯娣即将迎来退休, 于是原生代演员的封箱演出,成了这次收官的最好压轴。
虽然有些不舍,但就像去年《五女拜寿》演出之后大姐洪瑛说的那样:30年很长也很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褒褒贬贬,她们在历史长河中也许是短暂的一段,但是姐妹的团圆是幸福的。尽管历史的车轮将越剧赋予了更多全新的概念,但传统的《五女拜寿》,永远是一出适合笑着演笑着看的戏。在此之后,“小百花”年轻演员将正式从原生代手中接过接力棒,永葆青春靓丽。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玫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