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木雕艺人方镇江: 雕刻刀下的岁月流年
锉刀一下下落在木头上,木屑飞扬在空中,精美的木雕就这样渐渐呈现在方镇江的手中。方镇江是地地道道的姜家人,也是姜家镇上有名的木匠和木雕手工艺人,他18岁开始学习木工木雕,今年已经60岁了。
在这个机械雕刻成为主流的时代,方镇江始终坚持做一个传统工匠,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他说,虽然机械雕刻更快更准,但过于死板,少了灵动,缺乏一股子神韵,更不能体现出匠人匠心。因此,即使客源渐少,即使只有一人,他仍然坚守着手工技艺。
看一眼花样就能雕出来
方镇江家里有七兄妹,他是家里的老大,因生活所迫,初中未毕业,他便辍学,跟着一位木匠学起了手艺。方镇江说,那时候学手艺很艰苦,要多干活少吃饭,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师父只叫他干活却很少教他手艺。有一次,方镇江和一个师兄去山里砍树,不慎被一棵大树压断了腿,没能好好医治,一瘸一拐的,于是,他便离开第一个师父回到了姜家。后来,方镇江跟着第二位师父——一位叫汪发祥的木匠,学起了手艺。据说,这位汪师父家里的祖上是原来狮城有名的木匠,狮城里很多精美的雕栏壁画都出自这位汪木匠家。汪师父技艺精湛,为人和善,方镇江便是在这位师父手中学到了最初的技艺。
21岁那年,方镇江技艺学成出师。用方镇江的话说,21岁那年的他,几乎会做所有木匠的活,造房子、做家具、做木雕等。第一次独立外出出工,是做一张明清仿古的床,也称“千工床”,一般需要40天左右才可做成,而方镇江仅用了16天便做好了,质量好,雕花精美。“那一次过后,我在姜家出名了,有人家家里需要做木工的都来找我做。因为我不但做得好还做得快!”他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手艺人的生意是很好的。方镇江肯吃苦,技术好,走遍淳安、安徽、江西等地,辗转于一个个东家家里。做工的时候,他会仔细观察东家家里的其他木雕家具,用心记下好看的花样。每到一处地方做工,他都会利用闲暇时间去街上转悠,观察当地的建筑样式和雕花,然后记录下来,自己琢磨。后来,苦干好学的方镇江练就了一身好本事,用方镇江的话说就是,看到一个家具,一个花样,他就能做出来。
远赴北京创业,参与修缮故宫,作品出过国
为了挣家业,28岁那年,方镇江带着徒弟和家中的亲戚去了北京,在一家家具厂里工作。虽然在家具厂里干的都是简单的木工活计,但是方镇江一点也不闲着,他说:“一有空,我就带着徒弟们去故宫,去颐和园,看那些华丽的建筑,美丽的雕栏壁画。”最让方镇江感到自豪的是,他还曾参与过故宫的修缮工作,虽然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因为孩子的上学问题,方镇江38岁那年再次回到故乡姜家。那时候,他手上有一些积蓄,便和家人商议在姜家镇上开了一家副食品店。“开副食品店比较空闲,我心里还是惦记着我的木工活,后来重操旧业,开了木工作坊。”
据方镇江说,他的木工木雕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八九年前,不但有人找他定制家具,还有人专门定制手工艺品。他曾制作过100多盏古艺宫灯出口到法国。除此之外,千岛湖钱币岛上的各种仿古家具、千岛湖石窟群的菩萨雕像等都出自方镇江之手。
方镇江最擅长做明清仿古家具,他的浮雕雕刻技艺高超,在榫卯结构方面更是有一手,他说:“在我们传统木匠眼里,这些榫卯结构都是鲁班发明流传下来的。有好的榫头结构,家具不仅严丝合缝又能不着痕迹。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能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我认为最难的榫头就是‘闷死猫’,也就是暗榫,这种榫头从表面是看不出痕迹的。”
方镇江每做一件仿古家具,都要查阅不少典籍资料,核实每一个数据,然后才着手做。他用的木头大多是樟木,只要一听说哪里有拆老房子,有老樟木,不管多远,他都要赶去回收,每收到一块老樟木,他都如获至宝。42年的雕刻生涯使得他比旁人更熟悉明清家具制作和摆设的习俗和奥秘,文渊狮城建设之初,遇到木雕方面的难题,都是方镇江帮着一起解决的。
客源少,后继乏人,手工木雕何去何从?
方镇江说,以前他身边带徒弟最多的时候有30多人,而现在只有他一人,徒弟们大多去了外面的城市,或从事装潢行业,或另谋出路。
“能接到的活实在太少了,徒弟们都待不下去,只好另谋出路了。”
“客源少是一方面,还有我只能接小单子,大的单子我接不了,我只有一个人,又是纯手工的,这生产量跟工厂是没法比的。”
如今,方镇江开了一家手工作坊,名叫“古艺坊”,位于原来老狮城的移民房,白墙黑瓦内珍藏着精美的明清仿古木雕家具和老樟木,这些都是方镇江的宝贝。
方镇江为人老实淳朴。别人来找他做木雕,他就认真地做,收集樟木,花心思雕刻。却往往有顾客临时反悔不要的,总有不少精美的木雕家具滞留在他家。“很多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都是先做再给工钱的。人家不付钱家具不要的,我只好自己存着,这些都是我的心血。”
如今,姜家旅游业发展迅速,文渊狮城开园,每天来姜家的游客络绎不绝,方镇江一家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还挺不错的。方镇江每天在店里帮忙,每天也会在古艺坊里做木雕。他说,自己还能再雕十年,这是他的爱好,是他的事业,也是他做了一辈子的事。 王莺/文汪永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