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房子”延续城市的“乡愁”?

02.12.2014  01:05

  历史建筑铭刻着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但由于够不上文保级别、得不到《文物法》保护,这些承载着历史文明脉络的建筑遗存在国内许多城市“拆旧建新”的发展中,或已迅速大面积消失,或散落一角、岌岌可危。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杭州自2005年全面启动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历经十年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以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有机更新融合发展的“杭州范例”,为留下老房子、留住乡愁提供了宝贵经验。

      创新保护机制 留住城市“根”和“魂”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扩展,历史建筑保护与“建设先行”的矛盾近来在许多城市日益突出。“历史建筑保护成本高、周期长、经济效益差,而且实施保护往往需变更土地性质、调整地块规划,牵涉到太多部门和利益主体,要想妥善协调而又保护好历史建筑,难度很大。”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党委委员、巡视员李天太坦言。

      更现实的问题是,这些老房子往往权属性质复杂,“七十二家房客”现象普遍,住户中有主张保护的也有不愿意修缮的,有支持外迁的也有要求原地保护的,想协调不同住户间的利益诉求、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难度也很大。此外,如何“修旧如旧”、保持“原真性”又能满足现代使用等难题也面临不少障碍。

      但这些历史建筑是彰显城市印记的“根”与“魂”,是不可再生的文化宝藏,必须抓紧抢救保护。从2005年起,该局启动了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通过不断创新保护机制,努力为这座城市留住鲜活的历史记忆。

      在2004年杭州市出台“历史建筑保护办法”等配套政策、令历史建筑保护“有法可依”的背景下,杭州在全国率先建立“保护优先、应保尽保”及“排查前置”机制,对所有开发建设项目逐一摸排,一旦发现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实施“先保护,再论证”,迅速扭转了历史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大面积消亡的状况。

      而针对保护建筑住户诉求难统一的问题,杭州则首创了“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对外迁提供安置房及奖励,对选择留在原地、自行保护的则由政府代为修缮并提供补助,不搞“一刀切”,充分尊重住户意愿。

      十年间,杭州成功抢救保护自明朝末年到上世纪80年代的历史建筑336处,修复了北山街、中山路等传统风貌集中的“线”,完整保护了梅家坞、拱宸桥西等26片历史街区,通过“点线面”有机结合,令自然风光秀美的杭州同样留存下大量人文景观,河坊街、小河直街等景点更已成为杭州的“新名片”。     

      创新保护手段 让历史建筑“华丽转身”     

      西湖边,长生路口,幽幽的青石板路延伸出青砖黛瓦的里弄建筑,宛若穿越回三十年代的民国街头。这是杭州典型的近代石库门风貌街坊“湖边邨”,可几年前这里却是拥挤不堪、墙面污损,一片脏乱破败。

      “这里的清水砖墙、水泥拉毛、木结构榫卯都是民国特有的工艺,现在已濒临失传,用的黄灰、小青瓦等传统建材也几乎很难找到了,这样有味道的历史建筑如任其破败太可惜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总工王少媚告诉记者,历史建筑保护在国内处于新兴探索阶段,可借鉴的技术经验十分有限,而许多技术和材料的缺乏也阻碍了这些建筑以本色“复活”。

      在湖边邨修缮工程中,杭州市历保中心探索了传统修复工艺与新技术结合的方式,与同济大学合作完成历史建筑外墙表层修复技术研究,提出了清水砖墙、水刷石、水泥拉毛等修复流程和导则,并结合国外最新技术材料,成功实践了墙体内部注射“防潮针”阻断潮气上升的方法。

      “这样的修缮技术创新目前已在杭州部分历史建筑保护项目中试点推广,即使再普通老旧的民居,通过防潮隔音、保温节能等新技术手段的运用,让老房子既保留原风貌、原结构,又在内部功能方面脱胎换骨。”杭州市历保中心吴黎梅说。这些技术突破,在业内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国内历史建筑保护奠定了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根据不同历史建筑的“个性”,杭州在“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原则指导下,还制定了综合价值定性和数据模型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估定级制度,对不同状态的建筑采取“保护、改善、整饬、拆除、更新、保留”等六层级方式,一房一档、一幢一策,因“房“而异地实现老房子在现代使用要求下的有机更新。

      为“老房子”注入“新活力” 在民生改善中延续乡愁     

      对于许多历史建筑中的原住民而言,保护历史建筑的意义并非像传承城市历史内涵那般“高大上”,更为实实在在的是,通过保护修缮,他们彻底终结了过去“拎马桶”、“拼厨房”,“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的落后居住条件。

      毗邻杭州城站火车站的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前房屋破旧、设施落后,居住密度又大,居民生活苦不堪言。“以前这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房间里墙板都烂透了,住这里实在是‘有房似无房’。”从出生就住在这里50余年的“老杭州”马师傅感触颇深。如今他的两层独户老屋修葺一新,不仅有了独立厨房、卫生间,自家还有一个小院,比许多公寓房都来得“滋润”,而这一切自己只花了少量的钱,大部分都是政府帮助改善的。

      像五柳巷这样显著实现民生改善的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在杭州还有许多,目前已有近4万户家庭直接受益。杭州在历史建筑、街区保护中,与西湖、运河保护及危旧房改善等项目有机结合,在修缮建筑的同时全面更新排污消防、水电管线,改善周边绿化,提升了房屋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实现了“老建筑、原风貌、新价值”。

      “这些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就是民生工程,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改善,留住了广大市民、尤其是原居民的故土记忆和精神家园,真正将历史、文化、景观还给了百姓。”杭州市历保中心副主任朱立民说。

      十年探索,历史建筑保护的“杭州范例”已初现成效,小河直街、中山南路等多个项目数年间连续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评价说,“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机更新模式,已取得具有典范意义的成功经验。”

      “历史建筑要找出来、保下来,也要好好用起来,让他在现代社会继续焕发历史韵味和人文光彩。”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先木表示,“历史建筑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为后人留下文化的‘胎记’,延续城市的乡愁,让人们永远能找到‘回家的路’。”

(来源: 新华网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