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安吉三个生动实例让国际嘉宾们热烈鼓掌
初夏的安吉,山峦苍翠,绿水潺潺,竹海绵延。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作为“千万工程”现场考察点,昨日,联合国环境署高级代表、国合会代表等100余位嘉宾齐聚安吉,在畅游“绿水青山”同时,找寻它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奥秘。
第一个发现显而易见——安吉的竹子真多。一位金发女嘉宾盯着展板上的内容目不转睛:“安吉境内有100多万亩竹林,环境优美,是联合国‘人居奖’首个获得县”。她望着竹海问,“竹子与经济有怎样关系?”
“别小瞧了它,安吉正是通过一根竹子抵达世界舞台的。”工作人员答道,“竹根做成精美工艺品,竹笋变成美味菜肴,竹子变成地板、家居,竹液提取物变成饮料……每根竹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我们用全中国1.8%的竹量创造了全国22%的竹产值;我们还建起全球首座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与‘一带一路’60多个国家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女嘉宾惊讶不已。
“这茶好清甜。”在现场交流会上,人手一杯的安吉白茶让嘉宾们啧啧称赞,安吉白茶是第二个案例。以现在安吉最有名的白茶第一村黄杜村为例,二三十年前,这里曾是安吉县有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还不到400元。上级党委政府在贫困村推广种植茶叶新品种“白叶一号”。
如今,黄杜村人均收入超5万元。“安吉农民不仅种白茶、卖白茶,还建酒店做影视基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今后还将富裕更多百姓,安吉县还向西部地区34个贫困村捐赠1500万株白茶苗,帮助西部地区5000多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这样的绿色发展辐射效应让专家们点头称赞。
第三个案例就是:安吉抽水蓄能电站。它坐落在安吉南部山区天荒坪,安吉靠生态优势吸引了这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建成的电站有效缓解华东电网的运行压力,也为本地带来福祉。
“电站不仅能发电,还配套建设滑雪场、温泉度假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度假胜地。数据显示,2018年,安吉全年共接待游客250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4.7亿元……”安吉县相关负责人讲解完毕,现场100多名专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以后如有人问我,怎样把经济发展拉回到绿色发展的轨道上来?我就给他们看浙江以及安吉。”故地重游,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索尔海姆“非常希望推广安吉模式”的愿望更为迫切了。他说,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城镇都可以来学习这种典型模式。
来自加拿大的生态学家汉森博士说:“我希望其他国家的嘉宾,都能从今天的考察中学到东西,尤其是‘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他们太需要这样的经验了。”
(杭州日报 记者 熊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