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中国特色智库人才“旋转门”
在美国,智库与政府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人才交换通道——“旋转门”。思想者与行动者、学者与官员通过“旋转门”机制实现身份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了学界与政界、思想与权力,实现了两者的相互渗透。一方面,智库人才进入政府任职,从政策研究者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增强了智库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智库大量吸纳政府离任官员,成为高级人才的蓄水池和引力场,提升了智库政策研究的质量。
中国智库同样面临人才流通问题。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推荐智库专家到党政部门挂职任职”。据此,应逐步打造中国特色的“旋转门”机制,促进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
今天,我国已有部分优秀研究人员由体制内智库进入政府工作,部分离任官员进入智库从事研究或顾问工作。但这种“旋转门”机制并不完善,政府和智库间尚无法实现真正的人才双向流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到智库工作的政界人士多为退休官员,且即使是退休官员,包括大使、参赞这类国际化人才,也大多进入各种协会机构,只有很少一部分选择进入智库。另一方面,由于现行公务员制度限制,由智库或学界进入政界的机会比较小,少量成功案例几乎都是党政智库人才到政府部门任职,社会智库等则极少有人才直接到政府部门任职的情况。
如何打造中国特色智库人才“旋转门”?特提出如下建议:
试点探索,逐步建立政府官员与智库学者间的轮换、挂职机制。选取与智库研究关联度较大的相关政府部门作为智库学者挂职锻炼或借调工作的试点,把部分关键职位在一定时限内提供给智库学者。同时,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智库作为交流试点,选拔相关岗位的政府官员到智库担任访问学者等研究职务。这样可以极大增进智库与政府间的理解与沟通,有助于培养具有学术素养的政策制定者和熟悉政策制定过程、更加务实的智库学者。对于成功的试点经验,可探索将其制度化,并加以推广。
建立健全政府和智库、学界、企业间的人才流转机制。改进公务员聘任政策,规范聘任人员的选拔方式、标准、程序和任期,完善保障措施,鼓励和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到政府部门任职,向政府输送新鲜血液。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公务员等体制内人才向智库、学界、企业流转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创新智库运营机制,避免智库建设行政化。党政干部,特别是退休的政府高官到智库任管理职务,在提升智库对政策把握水平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智库的公众影响力。智库应一方面吸纳符合条件的党政干部任职,一方面切实创新运营机制,避免智库建设的行政化色彩,同时明确边界,规范党政干部向智库管理者和研究者转型,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优势。
打造国际人才“旋转门”。随着对全球治理的参与日渐深入与广泛,我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愈加突出。应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政府机构、智库与国际组织间的人才流转,广泛邀请符合条件的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人才、归国留学人员和外国专业人士加入智库。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从公共部门的个别专业岗位开始探索吸纳国际人才,提升公共治理的国际化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流、实习、挂职、专家顾问等方式加强向各类国际组织输送人才,在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利益。
充分发挥前外交官员的专业优势,推动智库“二轨外交”。西方国家通过“旋转门”进入智库的离任官员,其重要作用之一是推动了智库的“二轨外交”。中国也需要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国际交流中与其他国家加深相互理解。应促进前外交官员、前商务参赞等富有经验的国际化人才向智库流转,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具有全球视野、熟悉海外情况、了解外交工作的专业优势。
作者:王辉耀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