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7选3”这道题

18.11.2014  16:46
              按我省新高考政策,除必考的语、数、外3门课程外,考生需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选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对今年读高一的学生来说,如何做好“7选3”这道题,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10月,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就面向544名高一新生开展了一项名为“高考选考学科选择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化学和物理的学生人数最多,分别占比65.26%、57.72%,其次为生物、政治,分别占比44.12%、42.46%,选择历史、地理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5.66%、31.07%,选择技术这门课的学生最少,仅占18.38%。在35种组合中,出现了34种选择,而选择“历史、地理、技术”这一学科组合的学生数为零。 
                在“选择理由”这一栏里,67.35%的学生是因为对该学科“有浓厚兴趣”,认为该学科“有较大的高校专业选择性”的学生,占43.9%,因为“成绩好”选择该学科的,占38.27%,觉得自己其他学科更弱,“被迫选择”的学生达到39.4%,认为该学科“将来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的学生,占32.65%。此外,受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其他同学影响的,分别占比12.38%、1.5%、9.01%、4.69%。 
                学生补充的“其他原因”中,包括“挑战不擅长的学科”、“相信自己有此潜能”;“三门学科关联度较高,较易学”;“与职业理想相关”,等等。 
                浙大附中校长申屠永庆说:“这是在未对学生做任何新高考政策的宣传、解读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本人对学科的理解和自身学习情况所做的初步选择。学校将根据高中学习的进程作持续调查,为新高考下及早做好学习规划提供参考。”他说,接下来,随着学生及家长“吃透”高考招生政策,学生会对自身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规划,对学科的选择也会更趋理性。 
                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校长丁伯江说,该校也对高一学生进行了“7选3”模拟选择。根据统计,理科生选择物理的偏多,文科生选择历史的偏多。 
                而在丽水中学,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及多名教学骨干的口中得知,该校高一学生中喜欢物理、化学、历史的比例较高,技术这门课相对冷门。 
                10月中旬,在杭二中举行的“新高考改革下的教育变革与大数据综合测评”恳谈会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招办负责人普遍认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考物理,文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考历史。对此,丽水中学校长戴一仁有点担忧:“这就意味着学生在3门选考科目中,只要选择物理、历史,再加上任意一门,几乎可以‘通吃’顶尖高校的任意一个专业。” 
                戴一仁的担忧不无道理。在杭二中举行的那次恳谈会上,北大、复旦、浙大、中科大等高校招办负责人都提到了一点:新高考后,高考成绩分数扁平化,区分度缩小,顶尖高校如何招到优秀学生? 
                相对重点高中,在指导学生如何做好“7选3”这道题上,一些普通高中则存在着不同的“忧虑”。“师资力量薄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副校长陈卫华说,因为是新高考方案公布第一年,还存在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目前生物和技术这两门尚未开课,要等明年高考结束,教师到位之后才能开课。 
                “现在的师资力量还是按照以往行政班进行配比,因此会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紧缺、部分学科教师富余,很难满足学生多种选择需要的情况。”申屠永庆说,就拿物理为例,很多学生选择物理,学校不能满足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矛盾。假如物理教师足够,那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反之,学生选择少的学科也是同样的道理。 
              “高校怎么设置选考科目?”“如何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到底要选哪3门?”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和家长们的焦虑一点都不比学校少。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宝剑提出了几点建议:学生要在学校指导下全面了解高考招生的政策规定,弄清自己有哪几条升学通道,想读哪类专业和学校,高中阶段应当做好哪些准备;要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了解高中课程设置和学科特点,采用“排除法”、“渐进式”,扬长避短,及早确定高考选考科目,制订各科学习和报考计划;高中3年要有大致安排,高一熟悉各科特点,确定2门“不选”科目,高二上学期报考2门学考,高二下学期再报考2门学考,力争“首考如愿”,高三报考语数(含学考)外和3门选考,4门学考的第二考应在高三上学期结束。刘宝剑说,学生不要给自己定过高、过细的成绩目标,要拓宽视野、丰富阅历,以便更好地找准定位,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