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男人突然甩出1.6亿元的借条 女方几近崩溃

10.12.2017  12:13

真假怎么辨?法院怎么判?本周末市民中心,顶级专家为你开讲座

 

文检仪下,借条中的“至十个月”显现出荧光反应,说明应为两支笔书写而成,因为墨水成分完全不一样。

十年婚姻,企业做大了,夫妻感情却走到了头。女方提起离婚诉讼,没想到男方突然拿出了14张借条,总计1.6亿元。这么巨额的借条是不是真的,这个事情最后究竟怎么处理了?

世界那么大,计划寒假带孩子出国去走走,临办签证了才知道还有好多材料非公证不可……

这个周末,在杭州市民中心有两场干货满满,规格很高的讲座:一场讲文书检验,和开头第一个案例有关,我们生活中的借条、协议、合同真真假假,专家教你识别;一场是讲“涉外公证那些事”。两场讲座都免费,地点就在杭州市民中心L楼负一层的杭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报告厅。这是杭州市司法行政“法治惠民服务月”的惠民活动之一,请的都是该领域的顶级专家。有案例,有分析,跟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讲座一:国内顶级文检专家教你鉴别真假文书

时间:本周六上午10点 14张总计1.6亿元的借条是不是真的

本周六上午的一场叫《从司法鉴定角度看新时代公民法律风险如何防范》,主讲人是国内顶级文检专家,浙江省汉博鉴定科学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客座教授胡祖平。讲座中所有案例均来自于胡祖平近年来的真实接触。

就像本文开头那个离婚官司中突然冒出来的1.6亿元债务。这是去年浙江某地市的真实案例。夫妻俩是浙江某地市的企业家,人到中年,两人携手打拼多年,资产数十亿。去年,女方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递交的证据中,一开始,女方提供了一张借条,是自己向别人借款700万元。男人否定,但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张借条有问题。

离婚纠纷中,债务往往会直接影响财产的分配。如果被认定为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向别人的借款,很有可能被法院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共同承担。

没想到,时隔数日,男方突然也向法院递交了14张借条,看落款都是在这两三年间形成的,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总额居然达到1.6亿元。

女方几近崩溃,这14张借条的真伪成了这件离婚官司中财产分配的核心问题。女方提出要对这14张借条进行形成时间的鉴定。

借条就这样到了胡祖平手中。

胡祖平说,目前国内对于文字材料的形成时间做精确鉴定非常难。不过他还是对14张借条进行了一系列鉴定,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通过超清显微镜观察,胡祖平发现这14张借条的笔痕特征高度一致,“哪怕是近两三年一个人的笔迹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笔迹鉴定强调的是一个‘大同小异’,其中‘小异’恰恰是鉴定的重要依据”。用笔不同,衬垫物不同,甚至书写时心情的不同,都会在笔痕上显现出一些细小的差异。但是,这14张借条惊人一致。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胡祖平又将14张借条再通过文检仪细细查看。文检仪的原理是:不同的书写工具,笔芯具有不同色料,在纸张上的洇散程度不同,即便都是黑色签字笔,非同批次,同时间形成,色料在文检仪的红外和紫外等光源照射下,其反射光谱也是不同的。

检验结果表明,这14张借条的笔迹在文检仪下也表现一致。因此,胡祖平说,“我能基本认定这是同一支笔在同一时间空间条件下一次性书写而成”。案件的走向发生了很大变化,男人涉嫌伪造证据虚假诉讼。不过,最后离婚案是以调解结案。

类似的假文书越来越多,伪造手段也日渐高超。平常,胡祖平经常给金融系统高管讲课,这一次他要将火眼金睛的技巧讲给老百姓听。他说,现在各种伪造手段和设备越来越先进,无论企业还是个人一定要多个心眼,才能防止被骗。而“心眼”的背后其实是专业知识和严密的防范思维。

原标题: 离婚时男人突然甩出1.6亿元的借条 女方几近崩溃 作者:首席记者 肖菁 网络编辑: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