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痛比女人生孩子还要痛? 泌尿结石最痛不欲生
多喝水、少喝啤酒、多吃乳制品、少吃盐
六招助你预防结石
本报讯 上周五夜里,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室里来了一位女病人,她是省人民医院手术室的巡回护士,姓张,三十岁出头。
张护士躺在急诊室床上,整个人佝偻起来。双手使劲按着小肚子,全身不停地发抖,冒冷汗,还不时地发出呜咽声,同病房的人吓得拉起了帘子。
医生询问病史并翻看她的病历,“有肾结石病史”。怀疑可能是结石往下掉,卡在输尿管里了。
看张护士痛得受不了,医生给她打了一针杜冷丁。可张护士还是喊痛。
“这种痛是痛不欲生的,杜冷丁不管用,马上安排手术。”张护士喊。
急诊医生连忙请泌尿外科医生支援。泌尿系结石微创诊治中心的专科医生马上赶了过来,当即安排了手术。
做完手术,肚子马上就不痛了,张护士舒服地躺在病床上玩手机。医生让她转入普通病房,张护士自己翻身下床,坐上轮椅就去了。
事后,老公问她,“你平时很坚强的,那天怎么那么闹,你生孩子的时候也没有这么作啊。”
张护士瞪了老公一眼,“你没有痛过,你怎么知道!输尿管结石的痛,比生孩子还要痛!生孩子,痛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有规律。这个痛哪会停?!石头不出来一直会痛下去的!”
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执行主任、泌尿系结石微创诊疗中心主任何翔医师代表医院看望张护士,“护士工作辛苦,你的岗位又在手术室。一上手术台,就不能离开,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我们医院有好几位护士都有泌尿系的结石。医生也是,门诊、手术都顾不上喝水上厕所,所以这个病算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常见病了。其实这个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也不低,发作起来真是很痛。”
泌尿结石发病率3.15%,以青壮年为主 浙江是肾结石高发地区
去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泌尿系结石预防治疗性发布会上,专家达成共识,目前泌尿系统结石,尤其是肾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以青壮年为主。
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系结石微创诊疗中心成立于2013年,光去年就做了1500多例微创取石手术。
何翔主任说,浙江省目前对泌尿结石的发病率没有做过大规模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浙江省的情况可以参考上海市——
2009年,上海浦东地区对于肾结石患者的调查数据为,人群中肾结石的总患病率为3.1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4.05%、2.30%。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会进一步增加;有肾结石家族史的肾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在职业分布中,管理人员、司机的肾结石患病率最高。
“而且,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地域因素,这和当地水质、气候、饮食习惯等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医学界认为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比较高发,比如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等。”何翔主任说。
南方水质的钙、钠元素含量高,长期饮用的话就会增加结石的发病率。
另外,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度高、湿度大,夏天人体大量出汗,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尿量减少,尿液一旦浓缩,引起尿盐沉淀,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几率。
还有,饮食习惯也会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南方沿海地区盛产虾蟹,又喜欢喝啤酒,海鲜和啤酒都属于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一旦摄入过多,血液和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容易长结石。
最痛的结石是输尿管结石
最可怕的结石是肾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省人民医院,1/3的泌尿外科手术是针对结石的。
整个泌尿系统都可能形成结石,根据部位的不同,泌尿结石又被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但以肾和输尿管结石最常见。结石在肾脏和膀胱内产生,一路通过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何翔主任说,并不是所有的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症状都和张护士一样痛不欲生,很痛的结石一般在输尿管,输尿管是一条羊肠小道,结石大小超过6毫米可能就会卡在这里,上不去下不来。
输尿管结石虽然很痛,但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肾里面的结石,它可能一声不吭,埋伏在肾脏里,却成为定时“炸弹”。
何翔主任曾经碰到过一位26岁的女性患者,生完孩子大概5个月,尿不出来,腰部有点胀痛,到医院做了个B超,发现双肾长满了鹿
还有肾结石诱发肾癌的。最近两年,何翔主任就碰到过3例。因为肾脏结石在肾脏中反复摩擦,导致炎症反应,肾脏细胞在不停的修复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突变,诱发肾癌。
泌尿系统结石除了肾绞痛、腰部胀痛外,有些患者还会有血尿、感染、无尿等表现,也有可能患者一点感觉也没有。
20-50岁的青壮年
每年做一次泌尿系统B超
泌尿结石高发,但是人们一般不会常规筛查泌尿结石。何翔主任说,泌尿结石好发于青壮年,男性高发于女性。一来男性更喜欢海鲜加啤酒式的饮食方式。二来男性运动量大,出汗多,喝水少。
建议20-50岁的青壮年人群每年做一次泌尿系统B超,可以看到肾脏、输尿管、膀胱的情况,也适合泌尿结石患者的复查。
做体外碎石要慎重
反复做对肾脏有损伤
何翔主任说,对付泌尿结石,现在有很多种办法,比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硬镜、电子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以及腹腔镜取石等。
“95%以上的泌尿结石可以通过微创的手术取出,患者不用吃苦,治疗周期也很短,术后三天到一周就能出院。”
不同位置和大小的结石采用不同的方法,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常规应用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和复杂性肾结石可采用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腹腔镜取石技术及软镜肾镜联合治疗的方法。
“泌尿结石里面有好多专用名字,有些患者一听就觉得很高端,比如钬激光、体外碎石等,他们会点名说想做这种手术,感觉碎石比较彻底又没有伤害。但我们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患者建议。”何翔主任说。
钬激光和超声碎石起到一样的作用,可以用在经皮肾镜、软镜和硬镜当中,都能把石头打碎,然后吸出,一般小于2厘米以下的石头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大于2厘米一般就得用经皮肾镜碎石了。
“至于体外碎石,听起来很玄乎,这其实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技术,随着该技术不断发展,目前临床还在应用,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只适用于小于2厘米的碎石,把石头打碎,由人体自然排出。大结石或长期梗阻结石还是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和硬镜效果明确。”
何翔主任说,体外碎石是电磁波的能量聚焦在结石上,把石头打碎,稍有偏差可能打到肾组织上,反复多次做对肾脏有损伤,门诊中甚至有因为反复多次做体外碎石把肾脏打到穿孔及大出血的案例。“建议大家,做体外碎石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经过医生科学评估,才能使用。”
大量饮水、少喝啤酒、少吃盐 六招助你预防结石
“导致泌尿结石的原因很多,有外因也有内因。”何翔主任说。
外因,像上述提到的地域差异,有些地区水质比较硬、气候炎热,导致体内钙质成分增加,结石容易形成;
内因,动物蛋白质摄入过多,导致儿童膀胱结石增多。水果、蔬菜丰富的地方,草酸盐类结石较多;
遗传因素,有些常染色体遗传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临床中经常有一家人都有尿结石的病例;
饮食习惯,不喜欢喝水、多吃乳制品、肉食会使尿中的尿酸增加。多吃菠菜会增加草酸,这都会增加结石形成的概率;
还有疾病、代谢和药物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泌尿结石。
针对这些诱因,何翔主任总结了防泌尿结石六方法——
1.大量饮水:增加饮水量可以使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下降。如果已经有泌尿结石,要每天喝水2.5-3升以上,而且要相对均匀地饮水,保持尿量在2.0-2.5升以上;
2.及时小便:排出尿液中所含的钙质,减少结石的主要成分,对防治尿路结石来说非常重要;
3.晚上6点吃晚餐:一般在晚上6时左右进食晚餐最为理想,饭后4-5小时排尿高峰期来临时人还未休息,可以及时排出,避免大量尿液滞留膀胱;
4.少喝啤酒: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而成为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5.限制钠盐的摄入:高钠饮食会增加尿路结石的风险;
6.多食用乳制品:正常钙含量的饮食或适当的高钙饮食,利于结石的预防。可多食用乳制品(牛奶、奶酪、酸乳酪等)、豆腐、小鱼等食品。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真 通讯员 宋黎胜 编辑: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