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实现“非遗”档案资料百分百入馆
09.12.2014 02:58
本文来源: 档案局
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依靠传统的言传身教等方式进行世代流传,大多没有形成正式的文献记载。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传统的多元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渐行渐远,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消逝在人们的视野里,甚至走向灭亡。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增强,饮水思源,访古溯根,对往昔传统瑰丽技艺的追崇也变得更加迫切。当前,随着浙江省“两富”战略目标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记录与强求也迫在眉睫。
近年来,奉化市档案局不断推陈出新,着眼于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不断提高档案服务民生的能力水平,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抢救,为后人留下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2013年年初,奉化市档案局提出了非遗档案资料百分百入馆的目标和要求,先后分三组加快了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统民俗档案资料的搜集、记录、整理和保存入馆等工作。通过文字记载、口述录音、实地录像等方式,对奉化辖区的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和收集。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截止目前,奉化市档案局已收集了奉化布龙、宁波走书、布袋和尚、红帮裁缝技艺、奉化吹打、唱新闻、翻簧竹雕、稻草玩具、浙东婚俗、串客(滩簧)、打鑞技艺、民间造型艺术、草编工艺、奉化农民画、溪口千层饼制作技艺、棠岙竹纸制作工艺、萧王庙会、陶器制作技艺、奉化水蜜桃栽培技术、奉化羊尾笋腌制技术、奉化芋艿头栽培技术、莼湖“米豆腐”制作和削竹脑生产技艺等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全部档案资料,累计拍摄照片2300多张,拍摄视频约25.1G,光盘19张,较全面详细记载了奉化市非遗的基本情况,实现了非遗档案资料百分百进馆的目标。
奉化市档案局 王衡山、许霖
本文来源: 档案局
09.12.2014 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