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新型太阳能垃圾处理站”惠及村民 垃圾变身农家肥
日前,省农科院专家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专家合作,在绍兴农村搭建了“新型太阳能垃圾处理站”,能就地直接降解约占全村生活垃圾总量一半的可降解类垃圾,并加工成深受农户欢迎的有机肥。
记者在柯桥区王坛镇新建村看到,这种新型的垃圾处理站是一座占地约50平方米的长方形平房,带着斜坡屋顶。斜坡的一面是投放垃圾的入口,另一面则是太阳能折射光板。新建村村支书董方正说,村民们管这叫“阳光房”。经过垃圾分类后,剩菜剩饭、秸秆、动物粪便、果皮等可降解垃圾都可以投放进去。垃圾处理站内划分为四个堆肥仓,每个仓库内的垃圾约在1个月后即可转变为有机肥或栽培基质的原料,“垃圾从屋顶投入,肥料从房门出来。”
“这座密闭采光房中形成了温室效应,能使可降解垃圾快速进入高温发酵阶段,结合投放的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进一步提升了生物发酵效率。”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符建荣研究员说。通过配备辅助加热系统,这一过程在低温阴雨天气下仍能持续进行。目前,一座投资约30万元的“阳光房”可日处理垃圾1吨左右。
符建荣说,这项技术能够快速降低生活垃圾水分和体积,同时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蛔虫卵,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和无害化。垃圾转变为肥料原料后,再经过若干技术处理,就能制成养分丰富的农用栽培基质原料,或直接用于附近的茶山、果园。
专家还通过将垃圾渗滤液重新喷回发酵堆体,用活性炭等吸附发酵过程产生的各类气体,解决了垃圾处理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新建村是绍兴市内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山高路远,运输成本高。过去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管理、混合填埋模式,垃圾转运距离长、费用高,村里负担重。垃圾收集、中转过程中的露天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空间,垃圾渗滤液还造成二次污染。这些问题在太阳能垃圾处理站建成后均得到较好解决。
董方正说,原来村里每半个月就要清运一次垃圾,现在50%左右的垃圾就地处理,每年只需将不可降解类垃圾集中清运一至两次,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运输成本。“我们村有近2000亩茶山和200余亩的香榧、板栗果园,有了垃圾变成的肥料,村民可省下一大笔购买商品有机肥的费用。”村民们说,过去“垃圾堆如山、污水到处流、秸秆随地摊、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村道干净了,环境整洁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符建荣说,科研团队在绍兴农村开展的这一项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物联网的小流域废物集中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的子课题,是根据绍兴市、柯桥区政府农村生态建设及“五水共治”的总体规划实施的,旨在根据小流域村镇的经济、区位及垃圾成分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探索符合小流域农村实情的垃圾集中收集管理机制。“阳光房”模式投资少,运行成本低,非常适合人口密度低、交通运输成本高的偏远山区或区域比较分散、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下的村镇采用,就近堆肥、就地用肥,实现村镇生活垃圾原位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