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非混道人车交错 沿河无护栏 天黑没路灯居民青睐的老村道为何没人管
老村道车来车往,人车交错
丁桥长睦区块居民往南出行,多青睐于一条连接长睦路与环丁路的老村道。可是,这条老村道因是废弃道路无人管理,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杂,沿道还有不少商贩在此摆摊,行人也不少。每到早晚高峰,车一多,行人避无可避。老村道的东面临河,沿河没有护栏,也没有路灯,一到夜里就一片漆黑。“万一踩空岂不是就掉进河里去了?”附近居民很担心。
老村道车多人多没有路灯 沿河也没护栏安全隐患多
这条老村道位于中兴久睦苑、长睦锦苑和北城枫景园三个小区的南面,北接长睦路,南通环丁路,约两个车道宽,东侧临河,没有护栏。
住在中兴久睦苑小区的刘先生,平时常走这条老村道。他说,这条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都“挤”在一起,每到高峰期就堵车,喇叭声震天响,沿路还有不少商贩在此摆摊,行人稍不注意就容易被“挤”到河里去。
不过,虽然安全隐患很多,但周边小区出行不便,该老村道从绕城高架下穿过,是居民往南出行最便利的通道。刘先生说:“开车走这条路才1分钟,走路不过10分钟。如果按照规划道路走,要往西北方向绕上一大圈,走路至少要花30到40分钟。”
并且,走完老村道后,马路对面就是丁兰实验学校,因此这条老村道也成了附近小区孩子们上下学的“优选之路”。
居民蒋女士耸了耸肩,摊着手表示无奈,她儿子就每天穿过老村道去学校,“我每次带着儿子在车流中穿行,都觉得很危险。但如果绕行,孩子要走40分钟,要不就开车接送孩子,这太不方便了。”
此外,老村道的路灯坏了,一到夜里就一片漆黑。去年9月的一个晚上,居民王女士的三轮车在这条路上突然出了故障。适逢下雨,原本就很黑的路更暗了。就在王女士与丈夫靠边下车查看时,有辆小轿车一不留神从后面撞了上来。三轮车被撞得在地上转了360度后飞了出去,站在内侧的夫妻俩也被带倒在地,擦破了皮。“从这以后,我们就不敢在晚上走这条路了。”王女士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有望被纳入规划走上正轨 目前添置安全设施有难度
昨天下午,记者到达时虽然已非高峰时段,但这条道上,大卡车、三轮车、轿车、电动车和自行车……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行人就在车间穿梭,若两车并行时,行人靠边的空隙有限。路边摆着10多个摊位,其中不少摊位临河而设,该道与河之间的泥土斜坡很小,有些地方几乎无斜坡,且没有栏杆保护,若是不小心,就会失足落水。
丁兰街道城市建设科办事员黄茜岚表示,该老村道处于丁桥两大建设指挥部中间地带,按规划该道应被封掉,改成绕城边的绿化带。2010年,长睦指挥部做东风港河道时就想按规划封掉此路,但因附近居民的反应非常激烈而暂搁此事。
这条被废弃的老村道,也没交付给交通部门,无法进行管理,但对附近居民来说,这条路确实更方便。
居民们纷纷表示,如果一时间不能纳入规划,也希望能先划出人行道区域,装上安全护栏和路灯,“既然该路已存在并被那么多人接受,相关部门能否考虑下居民的需求,做些调整?”
对此,黄茜岚回应:“去年杭州市规划局给了长睦重新规划的机会,我们也很体谅附近居民的诉求,立刻反映上去了,目前处在征求专家意见阶段。”
不过,在规划没落实的情况下,黄茜岚表示,由于目前该路是废弃的,因此增添护栏和路灯比较困难。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 吕烨珏 文/摄 实习记者 郑 舜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