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残联三措并举加快“脱贫摘帽”奔小康
今年以来,为加快实现浙江26个欠发达县“摘帽”目标和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进程,天台县残联以提升残疾人生活指数为核心,找准残疾人工作着力点,努力增强残疾人自我“造血”功能,深挖潜力,做大优势,三措并举加快残疾人“脱贫摘帽”奔小康,不断探索智慧助残新模式。
一是抓重点,摸实引资夯基础。天台县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自2014年12月正式启动,于今年3月19日圆满完成。通过此次调查,县残联掌握了全县15个乡镇街道654个村(社区)共8833名持证残疾人的实际状况和服务需求,为制定惠残政策、实施助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及时了解政策导向,掌握省对县的残疾人保障补助资金新动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第一批争取到残疾人保障补助资金1474.64万元,比去年全年增加了438.94万元(排名全台州第1),为开展扶残助残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经费保障。
二是破难点,提速增效强服务。采取个性化的精准扶持,坚持扩面与提标、普惠与特惠、重点保障与特殊扶持相结合,逐一破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有效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无障碍”服务环境,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得到基本照料、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今年,共完成抢救性康复30人;对2266名无固定收入残疾人发放补助资金83.47万元;20家企业实行按比例就业,共安置残疾人63人。
三是创亮点,锐意进取谋发展。依托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残疾人“微”创业和精神病“温暖工程”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残疾人服务品牌特色与文化;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当好残疾人服务的“店小二”,借助网络创业之力,真正帮扶残疾人从政策“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进一步拓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路径。截至目前,共对全县5321名残疾人开展帮扶服务;为82名残疾人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治疗,5127人次享受门诊免费治疗;500多名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其中295 人参与残疾人网络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