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创新五个“首次”完成古籍普查

23.11.2015  10:17

  今年10月底,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经过两年的攻坚,提前圆满完成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的首次古籍普查工作任务。此次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实现了天一阁博物馆历史上的五个“首次”:

  一是首次全面摸清天一阁馆藏古籍的数量和种类。据普查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天一阁现藏古籍22360种,158839册。其中一级古籍166种,二级古籍2301种,三级古籍5735种,四级古籍14095种,天一阁终于有了准确、清晰、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馆藏数量的数据。

  二是首次全面掌握天一阁馆藏古籍的破损程度和种类。经过普查,天一阁古籍的完损情况比较乐观,其中一级破损的299种,二级破损的有353种,未破损古籍 13208种,为后期的古籍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依据。

  三是首次为天一阁馆藏古籍开启大数据时代“大门”。普查工作完成,对版本学、文献学等专业学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为基予大数据之上的量化研究和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能,为天一阁博物馆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是首次实现天一阁馆藏古籍的网上著录。天一阁馆藏古籍数据实现了互联网上的著录,公众能够通过专用平台,清楚、方便地检索到数据,也为古籍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联网检索提供了条件,为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和普通大众进行全方位的检索提供了可能。

  五是首次使用新技术助力古籍普查。 天一阁博物馆在全省乃至全国古籍普查工作中,敢于创新,勤于探索,首次使用创新的信息化技术——虚拟云桌面方案,为古籍普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技术保障。该项技术能同时满足多人同时录入、审核,而且具有极佳的系统稳定性,有效地提升了编录工作的效率;同时,该项技术将采集的数据集中存储在稳定的服务器中,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普查工作数据的安全性,为统一的网络平台工作模式提供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