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载动“浙江制造”腾飞

05.11.2015  18:27
  一架C919,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大飞机梦想,势必一飞冲天。 
  一扇舱门,带着“浙江制造”的质感,刷新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海拔。
  刚刚下线的C919大型客机代表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又一个里程碑,使中国跻身少数几个能够生产大型客机的国家行列。在这个“大家伙”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中,“浙江制造”占据多席:西子航空的舱门,浙江美盾的防鸟撞板、发动机隔热材料、机翼结构件。仅仅飞机的舱门,就涉及30多项航空特种工艺技术,科技含量很高,达到国际高端水平。西子航空这家民企凭借这一手“绝活”,将500多架C919总金额上亿元的大订单揽入怀中。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之母”,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王冠”。近年来,浙江经济结构出现可喜变化,高端装备业的发展明显提速,一些企业取得重大突破:杭汽轮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配套设备、卧龙集团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配套设备、日发精机的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等一大批重大装备,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海康威视安防设备的人脸大库检索、实时透雾、畅显引擎、高清拼接等前瞻技术正逐步改变国际安防产业格局,等等。
  尖兵突进之后,大部队转型任重道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装备制造业起步较低、底子较薄,在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也面临中低端居多、高端装备业较少的不利局面,就装备软件、装备电子、技术工业等领域而言,仍是浙江装备制造业的短板。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可以预见,在未来5至10年内,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一个重大机遇期。而早在今年2月,《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已经出台,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支撑我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万亿级产业之一。
  “浙江制造”腾飞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将引发重大技术变革,这对浙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创新应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各个维度之间相互支撑、互为递进。
  制度创新是前提。三十多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给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市场经济与政府主导的有机统一,使浙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了扎实基础,上演的一幕幕精彩的改革大戏让人刻骨铭心。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应当注重加强制度的革新和供给,让创新驱动与制度供给两轮并进,最大限度发挥体制机制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保障作用。
  思维创新是保证。“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或许正是他探秘科学一生的最佳注解。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主导创新的人群中一次次发动头脑风暴,也许某个离奇的设想,正好击中了市场的“甜区”。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省内其他产业的竞争力,是其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更应该打碎禁锢放飞思想,紧紧培养抓市场的敏锐嗅觉。应放眼全球着眼未来,努力追求用户满意度,并以此为基点,推动省内其他产业的创新式发展。
  今后,像大飞机这样的全国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领军项目将会越来越多,“浙江制造”应当抓住这样的机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在中国梦的基础上,实现“浙江制造”的腾飞之梦。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