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讲述大朝传说,展现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风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如此夸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历史上,以他为首的蒙古族曾一度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一展马背民族的风采。
蒙古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他们又有着怎样独有的风俗习惯呢?
2月2日,“大朝传说——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的风采”特展登陆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下一层临展厅。作为引进展,展览汇集内蒙古博物院带来的蒙古族历史、民俗文物精华,展出极富民族特色的精品文物150件(组),详尽介绍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发展轨迹,全面展示蒙古族的民族特性与生活面貌。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民族历史——一代天骄”,主要向观众讲述古代蒙古民族的历史,包括蒙古民族的起源、蒙古族崛起前的北方主要民族状况、成吉思汗的崛起、大蒙古国建立、元朝一统、 明代蒙古、清代蒙古。下篇为“民族风情——马背民族”,主要呈现古代蒙古族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习俗、娱乐竞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俗风情,既是古代蒙古民族生活的缩影,也是现代蒙古民族生活的历史回眸。展出的文物材质涵盖瓷器、玉石器、金银器、铁器、丝织品、骨牙器、纸等,类别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兵器、钱币、葬具等。
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
蒙古族起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兀室韦部落。从公元 9 世纪下半叶开始,蒙古部落逐渐从兴安岭山地向西南草原地带迁移,与留居蒙古高原的突厥语族居民相融合,成为真正的草原民族,史称“蒙古”。经辽、宋、金时代,部落繁衍,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贵族铁木真,历经艰辛,统一蒙古诸部,兼并其他突厥化蒙古部落,于金泰和六年(1206 年)建立大蒙古国,被拥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蒙古民族共同体是包含着蒙古诸部落以及突厥系统、部分契丹、女真甚至部分汉人在内的民族共同体,正因为如此,其文化才能是多元的。
元明清时期的蒙古族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即大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大一统元王朝建立,结束了自唐代藩政割据以来中国南北分裂对峙的战乱局面,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1368年7月,明军进逼大都,惠宗奔上都,元朝灭亡。蒙古贵族退回北方草原,史称“北元”,但其大元国号只保持20年,此后蒙古政权主要称大蒙古国,此政权基本上与明朝相始终,史学界称之为“明代蒙古”。明末,蒙古族在后金统一中国的浪潮中,逐步被纳入清朝统治。中国境内的蒙古族经过清代前期、中期的发展,到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同其他各族一道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马背民族
古代蒙古族大多从事畜牧业,早期也进行狩猎活动,数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习俗、娱乐竞技等。历经近千年的变迁,各个时期有沿袭传承,也有创新改进。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从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其他各族一起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蒙古族仍然是中国北方草原的主体民族之一,他们在生产生活、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俗风情,既是古代蒙古民族生活的缩影,也是现代蒙古民族生活的历史回眸。
为了让观众对蒙古族的生活环境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内蒙古博物院更是把现实生活中的蒙古包搬到了展厅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是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文物系列特展”的第五个展览,在延续本系列传统的基础上,力求结构创新,从成吉思汗带领偏居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小部落至13世纪一跃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传奇出发,重温蒙古族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蒙古族那古老、丰厚的文化内涵。
展览将进行至4月8日,想了解这一独具特色的草原游牧文化的观众不妨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