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获我国林业界“诺贝尔奖”
铁皮石斛的活树附生种植模式。
近日,在第六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中,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斯金平与浙江一家企业一起完成的《铁皮石斛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荣获一等奖。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代表我国林业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奖项,有林业界诺贝尔奖之称,主要奖励在理论或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对推动林业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每两年评选一次。
这次获一等奖的铁皮石斛项目牛在哪里,斯金平说,铁皮石斛可以人工栽培了,而且成本虽降药效却一点儿不减。
让难养的铁皮石斛
实现人工栽培
铁皮石斛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独特功效,但其由于野生种群稀少、自花不育、传粉困难、结实极少,自然条件下种子发芽、成活极难等原因,造成繁殖难、种植难、产品单一。以往的资源利用主要依靠野生,由于越用越少、濒临灭绝,列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
1997年起,以斯金平为首的科研团队开始研究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办法。斯金平说,在研究发现造成铁皮石斛自花不育、花粉黏性低与高活力期短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后,他们尝试在开花后2天进行人工授粉,发现成功率达到82.6%。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开发出适用于组培专用的光源系统,筛选出适合产业化生产的专用培养基。
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品种创新,先后育成4个设施栽培、近野生栽培、加工、鲜食等专用品种,建立了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库,繁育出育种群体。
此外,科研人员模仿野生环境培育铁皮石斛,探索悬崖附生模式,集成了环境选择、水分调控改善环境的湿度与温度、抗逆品种选择等关键技术;探索盆栽模式,以花盆等容器为载体,使得铁皮石斛既可生产药材又可供观赏。
成本降低药效不减
铁皮石斛走入普通百姓家
多糖含量决定了铁皮石斛的药效与品质。虽然实现了人工培育,但其中的多糖成分还一样吗?斯金平说,他们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技术体系,其中,2008年育成适合设施栽培、茎粗壮、适合加工的国内首个铁皮石斛品种,多糖含量321mg/g,此后还开发出可用于活树附生、悬崖附生,具有茎粗壮、渣少、适合鲜食与加工的几个优良品种。
目前,该团队已先后建立了国家科技特派员铁皮石斛创业链、国家林业局铁皮石斛工程技术中心、浙江铁皮石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系列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推广应用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斯金平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已为全国7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近3年累计繁育种苗10.6亿株、新建基地1.79万亩,新增销售额22.48亿元,实现了老百姓吃得起铁皮石斛、吃得到好的铁皮石斛的目标。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晶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