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美术影像文献工程《岁月丹青》上部完成

06.12.2015  20:10

  12月2日,“中国国家画院大型美术文献系列影像纪录工程《岁月丹青》60集(上部)音像出版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岁月丹青》系列工程由两大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收集、拍摄艺术家的文字、图片、影像素材、实物等文献,每位艺术家的影像资料不少于4小时。第二板块从拍摄、收集的素材中萃取精彩片段,制作成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出。结集制作成音像出版物,面向全国发行。

  据悉,《岁月丹青》系列工程是一个新载体、全方位、全覆盖的大型美术影像文献工程。新载体是指该工程运用音视频记录的方式,通过老艺术家本人和师友、理论家的口述,还原艺术家一生的艺术经历。全方位是指该工程囊括了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公共艺术、漫画、书法、美术理论在内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全覆盖是指该工程覆盖了老中青三代优秀艺术家。本次结集出版的60集,从2010年10月开始启动,至2015年10月完成制作,历时5年,是该系列工程的上半部分,也是阶段性成果。下半部分将继续拍摄《岁月丹青》系列70岁以上老艺术家的其余部分,还包括《岁月丹青》“口述新中国美术70年”(三集)、《岁月丹青》“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和《岁月丹青》中国国家画院“一人一品”系列。正在制作中的三集“口述新中国美术70年”,通过艺术家讲述、历史影像呈现的方式,展现中国美术从延安发展至今的恢宏图卷。“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也正在制作中,该系列以省为单位(部分省区合并),将覆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在年龄40岁至60岁的优秀画家中挑选十几位成就突出者,在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其作品,并合拍成集,每集25分钟,共20余集。中国国家画院“一人一品”系列将收入中国国家画院的优秀画家,每人一集,一集25分钟。全部《岁月丹青》系列纪录片预计到2018年左右完成。

  据介绍,在拍摄的过程中,黄永玉、力群、孙其峰、贺友直、陈天然、方成等多位老艺术家已是年逾90的老人,当他们了解到这部片子的重要意义时,都非常支持这一美术工程。他们在健康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仍积极配合采访和拍摄,并提供了很多文字、图片资料。著名版画家力群完成拍摄后不久去世,欣慰的是,摄制组记录下了他艺术人生中的最后影像,使其艺术和生命得以在影像中永存。

  在制作的理念上,该纪录片以冷静、平实的呈现为基本原则,以影像收集为基础,注重艺术家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剖析,以及生活、创作的细节记录。同时,兼顾影片的专业性和观赏性,在叙述结构、叙述节奏、叙事方式等方面力图有所超越和突破,争取制作成具有经典意义的影像文献。在制作的过程中,摄制组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流程,每一集都多次经过由专业学者、摄制人员参与的集体方案讨论、成片审定,保证了拍摄的质量和拍摄理念的贯彻。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表示:“制作《岁月丹青》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抢救收集、永久保存老艺术家的影像资料,为整理、研究优秀老艺术家的艺术经验,梳理共和国的美术发展脉络,推动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直观、鲜活的影像,让普通大众走进艺术家的创作室,近距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创作状态,对美术有更加真切和深刻的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