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界大咖:不要让衡水模式成为浙江教育的明天
方展画(浙大教授、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
张丰(省教研室副主任)
林莉(省教科院普教研究所所长)
浙江在线4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梁建伟实习生王丹情) 浙江需不需要衡水中学模式?钱江晚报率先在全国报道了“河北衡水中学进入浙江”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
4月6日,钱江晚报刊登了《探访平湖衡中》的报道,位于平湖的衡水一中分校现身。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网民们在钱报官方微信下面就“素质教育vs应试教育”展开激烈辩论。
然而,衡水中学落户浙江引发的风波仍在持续发酵。
昨天下午,浙江教育界的一些大咖参加了“衡水现象研讨会”,其中包括杭州几所重高校长、浙大教育学院的教授、省教研室和省教科院的专家,记者也受邀与会讨论。
为什么要开这样一场研讨会?
浙大教授、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方展画是发起者之一,他对记者说:“衡水中学落户浙江,在浙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现在有一个问题,大家的认识并不统一。衡水中学在云南、四川、安徽这些地方办了10多个分校,都没有什么反响,为什么在浙江反响如此之大?这其实是一个文化现象。”
来,我们看看校长和专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
衡水模式代表的是教育的昨天
衡水中学在平湖建立了分校,为什么会在浙江反应这么大?
我觉得是因为浙江的基础教育正在转型阶段——
第一是课程改革,从2012年开始,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改革,在全省普通高中推行,到今天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我们不能说改革很到位,但推动了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第二个是高考改革,这是和课程改革一脉相承的。
这两大标志决定了浙江正在努力摆脱应试教育,当然还没有完全摆脱出来,这个时候衡水中学进来了,似乎有些不协调。
我认为衡水模式也是一种模式,但不是最好的教育模式。我查了衡水中学的一些资料,有几个指标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第一,网上曝光了一张衡水中学学生的作息表,我算了下,学生一天要上14节课,在教室里的学习时间是11个半小时。从上午5点半起床到晚上11点10分,所有的活动都在老师监控下。不能说好或者坏,但至少管得太多。浙江的教育正在追求“留白”,留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成长。
第二,以金钱作为最大的动力,让学生去奋斗。如果我们的教育用金钱作为引诱,那教育会向何处去?育人功能何在?
第三,任性。招生说提前就提前,招生简章不报备。教育到底有没有秩序?管理是否该规范?
我个人认为,如果把教育分为昨天、今天、明天,那衡水模式代表的是教育的昨天,不应该成为教育的今天,但它存在着,也有一定的市场,应该说这是转型时期新旧交替规律所致。但我个人认为,衡水模式绝对不是中国教育的明天。站在今天和明天的交集点上,是我们理解衡水模式的一个特定背景。
教育发展拒绝赤裸裸的商业逻辑
应该承认,今天的衡水中学已经不是早期的衡水中学,它经历若干年的发展,度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在教育教学上已有一定的升级。在河北本部,他们通过我们不太认同的招生方法,集合起一批优秀学生。在较大的学生底数的基础上,升学人数在河北占据垄断地位。
但是衡水中学这些年没有改变的,是“严苛”的风格,是坚持单一维度的分数的追求,缺少对师生多元需求的尊重,这与现代文明是相左的。它将学生的学习简单化为应试准备,更多的是通过教师控制下的学习,把简单追求分数极致化。这是教育教学规律所反对的。
真正优秀的学生其实是靠自主学习成长起来的,依靠被动学习而得到的优秀,充其量是二流的优秀。通过不是非常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创造出来的所谓的优秀生,成色是不足的,是难以在后继学术学习中保持优势的。
学习活动有低级学习、高级学习之分。不要以为学生所有时间都放到学习上,就认为教育管理正确了。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模式,可以看他们把学生有限的时间挤出来后投付到哪里?是投到低级学习,还是高级学习中去?这几年,浙江希望高中能努力增加学生高级学习的比重,减少简单训练与低级学习。
看到平湖分校的招生简章,很震惊。这种“悬赏招生模式”是典型的恶意招生,将商业竞争的营销手法引入到学校运营中,而教育的发展一定要拒绝赤裸裸的商业逻辑——击败对手,成就自己,不择手段,最大利益。
这种“悬赏招生”实质上是利用人们的赌博心态,抢夺生源。这到底是“学校成就学生”还是“学生成就学校”?
当一所学校取得垄断地位,而周边学校全面惨淡时,我们应该是庆幸,还是担忧?
保持区域教育发展的整体活力,是地方教育发展的最大利益。所以规范招生,禁止“悬赏招生”是学校办学的底线。
衡水中学挑战了“什么是好的教育”
衡水现象为什么会在浙江引起这么激烈的讨论?我觉得,讨论的焦点在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浙江正在试图重新构建“什么是好的教育”时,衡水中学以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数作为教育质量标杆,可能导致在这个紧要时候教育观的撕裂。
为什么有的老百姓会认同衡水中学的教育方式?因为他们误认为衡水模式的核心是严格的管理和高强度的学习。
为什么学术界会观点一致地持迟疑否定的态度?是因为我们发现,它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定义,违反了教育的基本规律。
浙江真的不能安放一个衡水?大家对衡水中学最大的担忧是什么?就像担心山羊把草的根啃掉了会破坏草原生态一样,我们担心它的商业化运作方式,破坏了教育的生态。如果我们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在浙江新高考的背景下,不妨把它当做对新高考制度的一种试炼。如果新高考制度能够阻断衡水模式在浙江的发展,让老百姓看到,衡水模式不是浙江的好教育,那么可以从某种角度说明,我们新高考制度的一种成功。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学生,大家好像不太相信会有一个教育制度是更科学、更公平的。那么在将来,我们能不能设计出这样一种制度?它足够复杂,能反映出人在发展中的复杂性;足够多样性,能反映未来社会对人的多种需求;同时它又是科学的,得到大家认可。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大家接下来面临的问题。